内蒙古牧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以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概述 | 第8页 |
1.2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2.1.1 牧民 | 第14页 |
2.1.2 牧民收入 | 第14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2.1 收入结构理论 | 第14-15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3 内蒙古牧民收入现状 | 第16-32页 |
3.1 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概况 | 第16-19页 |
3.2 内蒙古牧民收入现状 | 第19-21页 |
3.3 调研地牧民收入现状 | 第21-25页 |
3.3.1 调研地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3.3.2 调研地牧民收入情况 | 第23-25页 |
3.4 相关因素与调研地牧民收入的关系 | 第25-32页 |
3.4.1 牧户基本信息情况与收入的关系 | 第25-27页 |
3.4.2 牧户生产经营情况与收入的关系 | 第27-32页 |
4 内蒙古牧民收入影响因素 | 第32-38页 |
4.1 模型设定 | 第32-33页 |
4.2 内蒙古牧民收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第33-35页 |
4.3 模型结果讨论 | 第35-38页 |
5 促进内蒙古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 第38-42页 |
5.1 加强牧区教育,提高牧民自身素质 | 第38页 |
5.2 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利用率 | 第38-39页 |
5.3 促进草场合理流转,实现规模效益 | 第39页 |
5.4 坚持草畜平衡,保证养殖数量 | 第39-40页 |
5.5 开拓多主体资金供给模式,解决牧民资金需求 | 第40-41页 |
5.6 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畜牧业现代化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