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到案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刑事到案概述 | 第10-14页 |
一、刑事到案的基本范畴 | 第10-11页 |
(一) 刑事到案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刑事到案措施 | 第10-11页 |
(三) 侦查到案 | 第11页 |
二、刑事到案的历史脉络 | 第11-14页 |
(一) 我国刑事到案的历史脉络 | 第11-12页 |
(二) 英法刑事到案的历史脉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刑事到案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一、刑事到案基本原则 | 第14-15页 |
(一) 控权原则 | 第14-15页 |
(二) 程序正义原则 | 第15页 |
二、刑事到案基本功能 | 第15-18页 |
(一) 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追诉 | 第15-16页 |
(二) 及时查证并确定处理方式 | 第16页 |
(三) 保全证据 | 第16-17页 |
(四) 保障人权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到案制度的现状 | 第18-27页 |
一、我国刑事到案的现实困境 | 第18-21页 |
(一) 到案措施运用混乱 | 第18-19页 |
(二) 到案查证与权利保障冲突 | 第19-20页 |
(三) 终结到案不力 | 第20-21页 |
二、我国刑事到案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1-27页 |
(一) 制度缺陷 | 第21-24页 |
(二) 适用到案权力控制不足 | 第24-25页 |
(三) 法定到案措施适用被限制过严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域外刑事到案制度考察 | 第27-36页 |
一、域外刑事到案制度的介绍 | 第27-31页 |
(一) 英国 | 第27-28页 |
(二) 美国 | 第28-29页 |
(三) 法国 | 第29-30页 |
(四) 德国 | 第30页 |
(五) 日本 | 第30-31页 |
二、域外刑事到案制度相同点分析 | 第31-34页 |
(一) 措施适用层面 | 第31-32页 |
(二) 羁押层面 | 第32-33页 |
(三) 案件处理层面 | 第33-34页 |
三、域外刑事到案制度差异性分析 | 第34-36页 |
(一) 措施启动与目的不同 | 第34-35页 |
(二) 措施种类不同 | 第35页 |
(三) 到案与羁押关系不同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我国刑事到案改革出路 | 第36-42页 |
一、根本性改革方案 | 第36-37页 |
二、现实性改革出路 | 第37-40页 |
(一) 适用到案权力的限缩 | 第37-39页 |
(二) 到案措施适用权的扩张 | 第39-40页 |
三、具体配置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