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运营技术论文--旅客运输论文

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及算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论文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现状第13-14页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基础第16-20页
    2.1 有轨电车运行图作用第16页
    2.2 有轨电车行车组织特点第16-17页
    2.3 有轨电车列车运行图编制总体结构第17页
    2.4 有轨电车运行图主要影响因素第17-18页
    2.5 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原则第18-19页
    2.6 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步骤第19-20页
3 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模型编制及关键问题第20-37页
    3.1 有轨电车运行图模型编制分析第20-21页
        3.1.1 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模型的构成第20页
        3.1.2 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模型流程图第20-21页
        3.1.3 模型的已知数据和模型假设第21页
    3.2 有轨电车运行图时刻表模型及求解算法第21-23页
        3.2.1 时刻表模型的建立第21-22页
        3.2.3 时刻表模型求解算法第22-23页
    3.3 有轨电车运行图车底交路模型及求解算法第23-27页
        3.3.1 车底交路模型建模思路第23-24页
        3.3.2 车底交路模型参数第24-25页
        3.3.3 车底交路模型第25-26页
        3.3.4 车底交路模型求解算法第26-27页
    3.4 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关键问题研究第27-34页
        3.4.1 大小交路模式下通过能力分析第27-31页
        3.4.2 折返线的选择第31-34页
    3.5 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实例验证第34-37页
        3.5.1 车站线路数据第34页
        3.5.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4-37页
4 有轨电车运行自动调整模型及算法研究第37-49页
    4.1 有轨电车列车自动调整问题分析第37-38页
        4.1.1 有轨电车列车自动调整过程第37页
        4.1.2 有轨电车列车自动调整策略第37-38页
    4.2 有轨电车列车自动调整模型的建立第38-41页
        4.2.1 模型相关参数第38页
        4.2.2 模型目标函数第38-39页
        4.2.3 模型约束条件第39-40页
        4.2.4 模型算法选择第40-41页
    4.3 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有轨电车运行自动调整模型求解第41-45页
        4.3.1 微粒群算法原理第41-42页
        4.3.2 微粒群算法求解步骤第42-43页
        4.3.3 微粒编码第43-44页
        4.3.4 种群生成第44页
        4.3.5 确定适应度函数第44页
        4.3.6 算法控制参数选取第44-45页
    4.4 有轨电车运行自动调整算法实例验证第45-49页
5 基于运行图自动编制的有轨电车运营调度系统第49-57页
    5.1 系统功能第49页
    5.2 系统设计要求第49-50页
    5.3 系统总体结构第50-51页
    5.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第51-56页
        5.4.1 时刻表管理模块第51-52页
        5.4.2 运行图管理模块第52-53页
        5.4.3 基础数据维护模块第53-54页
        5.4.4 行车计划管理模块第54-55页
        5.4.5 现场显示模块第55页
        5.4.6 调度命令管理模块第55-56页
    5.5 系统实用性分析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TCS-2级列控仿真培训系统--临时限速子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溴酚蓝与CTAB、OP-10在水溶液、醇水溶液和微乳液中的缔合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