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生态学(生物生态学)论文

科尔沁沙地梯级生态系统蒸散发规律及模型模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1 涡度相关法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2 坐标旋转法研究进展第13页
        1.2.3 蒸散发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4 Shuttleworth-Wallace双源模型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7-19页
    2.1 地形地貌特征第17-18页
    2.2 水文气象特征第18页
    2.3 土壤与植被特征第18-19页
3 研究方法第19-31页
    3.1 通量观测站点及野外试验第19-22页
        3.1.1 通量观测站点第19-21页
        3.1.2 生态调查第21页
        3.1.3 光合作用日变化的测量第21-22页
    3.2 涡度相关技术观测原理第22页
    3.3 数据处理及能量闭合度第22-28页
        3.3.1 数据处理第22-26页
        3.3.2 数据质量控制第26页
        3.3.3 数据插补第26页
        3.3.4 能量闭合度分析第26-28页
    3.4 Shuttleworth-Wallace双源模型第28-31页
4 流动沙丘涡度相关通量的坐标旋转订正与对比研究第31-41页
    4.1 地形引起风速的变化第31-32页
    4.2 倾斜角β的比较第32-33页
    4.3 倾斜订正前后各参数对比分析第33-39页
        4.3.1 整体湍流特征第33-35页
        4.3.2 三维风速的比较第35-36页
        4.3.3 摩擦风速的比较第36-37页
        4.3.4 水热通量及能量平衡闭合率的比较第37-38页
        4.3.5 整个生长季订正后各指标对比分析第38-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5 不同下垫面蒸散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第41-53页
    5.1 环境因子动态分析第41-43页
    5.2 蒸散发动态分析第43-50页
        5.2.1 日变化特征第43-46页
        5.2.2 季节变化特征第46-50页
    5.3 影响因素分析第50-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6 S-W模型模拟蒸散的适用性评价第53-61页
    6.1 S-W模型模拟结果分析第53-58页
        6.1.1 日尺度模拟结果分析第53-54页
        6.1.2 小时尺度模拟结果分析第54-57页
        6.1.3 月、小时尺度模型评价指标结果分析第57-58页
    6.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第58-59页
        6.2.1 阻力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第58页
        6.2.2 气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第58-59页
    6.3 本章小结第59-6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7.1 结论第61-62页
    7.2 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的降压型DC/DC转换器XD2676的设计
下一篇:一款峰值电流模同步降压型DC-DC转换器XD2121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