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的降压型DC/DC转换器XD2676的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开关电源的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1 DC/DC转换器第17页
        1.1.2 AC/DC转换器第17-18页
    1.2 开关电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8-19页
        1.2.1 开关电源的现状第18页
        1.2.2 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1.3 开关电源技术的优缺点第19-20页
        1.3.1 开关电源技术的优点第19-20页
        1.3.2 开关电源技术的缺点第20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DC/DC转换器的理论分析第22-38页
    2.1 DC/DC转换器概述第22-23页
        2.1.1 DC/DC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第22-23页
        2.1.2 DC/DC转换器的分类第23页
    2.2 DC/DC转换器的三种拓扑结构第23-30页
        2.2.1 Buck型转换器第23-26页
        2.2.2 Boost型转换器第26-28页
        2.2.3 Buck-Boost型转换器第28-30页
    2.3 DC/DC转换器的工作模式第30-35页
    2.4 DC/DC转换器的调制方式第35-38页
第三章 XD2676的系统设计第38-50页
    3.1 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模式分析第38-39页
        3.1.1 传统的固定导通时间控制模式第38页
        3.1.2 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模式第38-39页
    3.2 XD2676的系统设计第39-41页
        3.2.1 XD2676的功能概述第39页
        3.2.2 XD2676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第39-40页
        3.2.3 XD2676的封装图及引脚功能描述第40-41页
    3.3 XD2676的功能框图与电气特性第41-46页
        3.3.1 XD2676的功能框图及子模块介绍第41-43页
        3.3.2 XD2676的系统工作原理第43-44页
        3.3.3 XD2676的电气特性指标第44-46页
    3.4 XD2676的应用电路与外围器件选择第46-48页
        3.4.1 XD2676的应用电路第46页
        3.4.2 XD2676外围器件选择第46-48页
    3.5 XD2676的工艺描述第48-50页
第四章 XD2676核心子模块设计及仿真第50-74页
    4.1 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电路第50-56页
        4.1.1 功能描述第50页
        4.1.2 电路设计原理第50-56页
        4.1.3 仿真结果第56页
    4.2 纹波补偿电路第56-63页
        4.2.1 功能描述第56-57页
        4.2.2 电路设计原理第57-62页
        4.2.3 仿真结果第62-63页
    4.3 环路比较器第63-65页
        4.3.1 功能描述第63页
        4.3.2 电路设计原理第63-64页
        4.3.3 仿真结果第64-65页
    4.4 过流保护电路第65-67页
        4.4.1 功能描述第65页
        4.4.2 电路设计原理第65-67页
        4.4.3 仿真结果第67页
    4.5 过温保护电路第67-70页
        4.5.1 功能描述第67页
        4.5.2 电路设计原理第67-70页
        4.5.3 仿真结果第70页
    4.6 上管驱动电路第70-74页
        4.6.1 功能描述第70页
        4.6.2 电路设计原理第70-72页
        4.6.3 仿真结果第72-74页
第五章 芯片XD2676整体性能仿真验证及版图设计第74-84页
    5.1 满载时的输出波形第74-75页
    5.2 中载时的输出波形第75页
    5.3 空载时的输出波形第75-76页
    5.4 负载的瞬态响应第76-77页
    5.5 软启过程第77-78页
    5.6 芯片的版图第78-84页
        5.6.1 版图的设计规则及技术第78-80页
        5.6.2 本论文的版图设计第80-8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6.1 研究结论第84-85页
    6.2 研究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2页
作者简介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橡胶颗粒水泥基复合材料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微观机理试验研究
下一篇:科尔沁沙地梯级生态系统蒸散发规律及模型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