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技术概述 | 第20-30页 |
2.1 LTE-A概述 | 第20-23页 |
2.1.1 载波聚合 | 第20-21页 |
2.1.2 上下行天线增强 | 第21-22页 |
2.1.3 中继 | 第22页 |
2.1.4 异构网干扰协调增强 | 第22页 |
2.1.5 多点协作传输 | 第22-23页 |
2.2 LTE物理层概述 | 第23-27页 |
2.2.1 物理层结构 | 第23-24页 |
2.2.2 物理层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信道 | 第24-26页 |
2.2.3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 第26-27页 |
2.3 C-RAN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CoMP概述 | 第30-38页 |
3.1 CoMP主要技术 | 第30-33页 |
3.1.1 下行链路CoMP系统模型 | 第30页 |
3.1.2 MIMO系统模型 | 第30-32页 |
3.1.3 OFDM和OFDMA | 第32-33页 |
3.1.4 预编码(Precoding) | 第33页 |
3.2 CoMP的主要分类 | 第33-35页 |
3.3 Backhaul | 第35页 |
3.4 协作小区的分簇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CoMP联合处理调度方法研究 | 第38-50页 |
4.1 系统级仿真平台 | 第38-41页 |
4.1.1 链路测量模型: | 第39-40页 |
4.1.2 链路性能模型: | 第40-41页 |
4.2 CoMP模块 | 第41-46页 |
4.2.1 边缘用户判断 | 第42页 |
4.2.2 协作小区选择 | 第42-43页 |
4.2.3 协作调度 | 第43-46页 |
4.3 平台仿真结果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五章 基于时间检测的动静态分簇结合策略 | 第50-58页 |
5.1 基于时间检测的动静态分簇结合策略的思想 | 第50页 |
5.2 基于时间检测的动静态分簇结合策略的流程步骤 | 第50-52页 |
5.3 基于时间检测的动静态分簇结合策略的实例 | 第52-53页 |
5.4 仿真结果 | 第53-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8-6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8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