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语言规范研究--以五河县新集中学高三学生作文为例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一、语言规范与作文语言规范简述 | 第11-17页 |
(一) 语言规范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语言规范的分类 | 第11-14页 |
1. 语音规范 | 第11-12页 |
2. 文字规范 | 第12页 |
3. 词汇规范 | 第12-13页 |
4. 语法规范 | 第13-14页 |
5. 标点符号规范 | 第14页 |
(三) 作文语言规范 | 第14-15页 |
(四) 语言规范的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二、新集中学高三学生作文语言不规范现象 | 第17-35页 |
(一) 文字不规范 | 第17-21页 |
1. 错别字 | 第17-18页 |
2. 文字书写不合理 | 第18-21页 |
(二) 词汇不规范 | 第21-25页 |
1. 成语不规范 | 第22-23页 |
2. 网络语言不规范 | 第23-25页 |
3. 方言词语不规范 | 第25页 |
(三) 语法不规范 | 第25-30页 |
1. 语序不当 | 第26-27页 |
2. 搭配不当 | 第27-29页 |
3. 成分残缺或赘余 | 第29-30页 |
4. 不合逻辑 | 第30页 |
(四) 标点符号不规范 | 第30-35页 |
1. 标点符号的错用 | 第31-32页 |
2. 标点符号的乱用 | 第32-33页 |
3. 标点符号书写位置不正确 | 第33-35页 |
三、高中生作文语言不规范原因分析 | 第35-42页 |
(一) 学校原因 | 第35-39页 |
1. 学生因素 | 第35-37页 |
2. 教师因素 | 第37-39页 |
(二) 社会原因 | 第39-42页 |
1. 网络语言不规范的影响 | 第39页 |
2. 社会用字不规范的影响 | 第39-40页 |
3. 方言不规范的影响 | 第40页 |
4. 书写方式的影响 | 第40-42页 |
四、教学策略及其方法 | 第42-47页 |
(一) 立足学校 | 第42-45页 |
1.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 第42页 |
2. 重视语法,规范表达 | 第42-44页 |
3. 严格要求,规范书写 | 第44-45页 |
(二) 立足社会 | 第45-47页 |
1. 加强宣传引导,创设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 | 第45-46页 |
2. 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