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4 工程概况 | 第13-15页 |
第2章 高压厂用电压等级的选择 | 第15-21页 |
2.1 高压厂用电压等级的种类 | 第15-16页 |
2.1.1 3kV电压等级 | 第15页 |
2.1.2 6kV电压等级 | 第15页 |
2.1.3 10kV电压等级 | 第15-16页 |
2.2 不同电压等级厂用设备的配套情况 | 第16-19页 |
2.2.1 高压开关柜 | 第16-18页 |
2.2.2 高压电动机 | 第18-19页 |
2.2.3 其它设备 | 第19页 |
2.3 六安电厂高压厂用电压等级的选择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高压厂用母线及工作电源的设置 | 第21-26页 |
3.1 高压厂用母线的设置原则 | 第21页 |
3.2 影响高压厂用母线设置的因素 | 第21-22页 |
3.3 高压厂用工作电源的引接方式 | 第22页 |
3.4 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的选择方法 | 第22-24页 |
3.4.1 型式的选择 | 第22-23页 |
3.4.2 调压方式的选择 | 第23页 |
3.4.3 容量的选择 | 第23页 |
3.4.4 阻抗的选择 | 第23-24页 |
3.5 六安电厂高压厂用母线及工作电源的设置方案 | 第24-2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高压厂用起动/备用电源的设置 | 第26-32页 |
4.1 高压厂用起动/备用电源的作用 | 第26页 |
4.2 高压厂用起动/备用电源的设置原则 | 第26-27页 |
4.3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分析 | 第27-28页 |
4.3.1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发展和运用情况 | 第27页 |
4.3.2 发电机出口设置断路器的技术分析 | 第27-28页 |
4.3.3 发电机出口设置断路器的经济分析 | 第28页 |
4.3.4 结论 | 第28页 |
4.4 六安电厂高压起动/备用电源的设置方案 | 第28-31页 |
4.4.1 起动/备用变压器的选择 | 第28-29页 |
4.4.2 起动/备用电源的引接 | 第29-3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5章 高压厂用电接线方案 | 第32-76页 |
5.1 设计原则及思路 | 第32页 |
5.2 方案设想 | 第32-35页 |
5.3 变压器阻抗的初步确定 | 第35页 |
5.4 短路电流计算 | 第35-41页 |
5.4.1 计算原则 | 第35页 |
5.4.2 计算原始条件 | 第35页 |
5.4.3 计算方法及结果 | 第35-41页 |
5.5 开关设备短路电流水平的选择 | 第41-42页 |
5.6 电缆热稳定截面的选择 | 第42-43页 |
5.7 电动机起动时的电压校验 | 第43-54页 |
5.7.1 单台电动机正常起动时的电压校验 | 第43-47页 |
5.7.2 成组电动机自起动时的电压校验 | 第47-54页 |
5.8 可纳入比选的厂用电接线方案 | 第54-60页 |
5.9 方案的比较 | 第60-74页 |
5.9.1 技术比较 | 第60-61页 |
5.9.2 经济比较 | 第61-74页 |
5.10 方案的确定 | 第74-75页 |
5.11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页 |
6.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表 厂用电负荷统计表 | 第80-85页 |
附录A 厂用电的负荷计算 | 第85-87页 |
附录B 高压厂用电动机反馈电流计算 | 第87-89页 |
附录C 按短路热稳定条件计算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的方法 | 第89-92页 |
附录D 电动机正常起动时的电压计算 | 第92-94页 |
附录E 成组电动机自起动时厂用母线电压的计算 | 第94-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作者简介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