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全钒液流电池用酸碱对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课题背景第10页
    1.2 全钒液流电池第10-13页
        1.2.1 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0-11页
        1.2.2 全钒液流电池的特点第11页
        1.2.3 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第11-13页
    1.3 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第13-15页
        1.3.1 电极材料第13-14页
        1.3.2 电解液第14页
        1.3.3 隔膜材料第14-15页
    1.4 质子交换膜的研究现状第15-24页
        1.4.1 阴离子质子交换膜第15-16页
        1.4.2 阳离子质子交换膜第16-19页
        1.4.3 两性离子质子交换膜第19-20页
        1.4.4 非离子型质子交换膜第20-21页
        1.4.5 质子传输机理的研究第21-24页
    1.5 SPEEK质子交换膜第24页
    1.6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试剂、仪器与测试方法第26-32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6-27页
        2.1.1 实验试剂第26-27页
        2.1.2 实验仪器第27页
    2.2 测试方法第27-32页
        2.2.1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第27-28页
        2.2.2 X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8页
        2.2.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第28页
        2.2.4 离子交换容(IEC)第28页
        2.2.5 吸水率(WU)、溶胀度(SR)第28-29页
        2.2.6 质子传导率第29页
        2.2.7 钒离子渗透性第29-30页
        2.2.8 单电池性能第30-32页
第三章 SPEEK/PPD-GO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第32-48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3页
        3.2.1 PPD-GO的制备第32-33页
        3.2.2 SPEEK/PPD-GO复合膜的制备第33页
    3.3 测试表征第33-34页
        3.3.1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第33页
        3.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第33页
        3.3.3 离子交换容(IEC)第33页
        3.3.4 吸水率(WU)、溶胀度(SR)第33页
        3.3.5 X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3-34页
        3.3.6 质子传导率第34页
        3.3.7 钒离子渗透性第34页
        3.3.8 单电池测试第34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4-45页
        3.4.1 PPD-GO红外分析第34-35页
        3.4.2 PPD-GO XPS分析第35-36页
        3.4.3 PPD-GO SEM形态分析第36页
        3.4.4 复合膜形貌分析第36-37页
        3.4.5 复合膜的吸水率、溶胀度及离子交换容量第37-38页
        3.4.6 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钒离子渗透率及离子选择性第38-40页
        3.4.7 单电池性能第40-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8页
第四章 SPEEK/ODA-AN-GO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第48-62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49页
        4.2.1 氨基化GO的制备第48-49页
        4.2.2 SPEEK/ODA-AN-GO复合膜的制备第49页
    4.3 测试表征第49-50页
        4.3.1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第49页
        4.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第49页
        4.3.3 离子交换容(IEC)第49页
        4.3.4 吸水率(WU)、溶胀度(SR)第49页
        4.3.5 X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49页
        4.3.6 质子传导率第49页
        4.3.7 钒离子渗透性第49页
        4.3.8 单电池测试第49-5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0-60页
        4.4.1 氨基化GO红外分析第50页
        4.4.2 ODA-AN-GO XPS分析第50-51页
        4.4.3 ODA-AN-GO SEM分析第51-52页
        4.4.4 SPEEK/ODA-AN-GO复合膜结构及形态分析第52页
        4.4.5 复合膜的吸水率、溶胀度及离子交换容量第52-53页
        4.4.6 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钒离子渗透率和离子选择性第53-55页
        4.4.7 单电池性能第55-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5.1 结论第62页
    5.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投资集团基于关键指标绩效考核的薪酬改革研究
下一篇: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地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