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更年健肾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与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前言第12-13页
第一章 理论研究第13-27页
    1.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第13-20页
        1.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概述及流行病学研究第13-14页
        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第14-18页
        1.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研究第18-20页
    2. 中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第20-27页
        2.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名认识第20页
        2.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第20-22页
        2.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第22-24页
        2.4 补肝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第24-27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27-41页
    1. 研究目的第27页
    2. 病例采集第27-28页
        2.1 病例来源第27页
        2.2 临床分组第27页
        2.3 基本资料第27-28页
    3. 病例筛选第28-29页
        3.1 诊断标准第28页
        3.2 纳入标准第28页
        3.3 排除标准第28页
        3.4 脱落标准第28-29页
        3.5 终止试验标准第29页
    4. 治疗方法第29页
    5. 观察指标第29-30页
        5.1 一般资料第29-30页
        5.2 疗效性指标第30页
        5.3 观测时点第30页
    6. 疗效评价标准第30-32页
        6.1 证候评分标准第30-31页
        6.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第31页
        6.3 安全性指标第31-32页
    7. 统计学方法第32页
    8. 结果第32-38页
        8.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第32-33页
        8.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第33页
        8.3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第33-34页
        8.4 两组单项症状体征疗效比较第34页
        8.5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测定比较第34-35页
        8.6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第35-37页
        8.7 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OC、β-CTX比较第37-38页
        8.8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第38页
    9. 结果分析第38-41页
        9.1 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第38-39页
        9.2 骨密度改善情况第39页
        9.3 性激素水平改善情况第39页
        9.4 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第39-40页
        9.5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第40-41页
第三章 实验研究第41-48页
    1. 研究目的第41页
    2. 实验材料第41-42页
        2.1 实验用动物第41页
        2.2 实验用饲料第41页
        2.3 实验环境第41页
        2.4 实验用药品及试剂第41-42页
        2.5 实验仪器第42页
    3. 实验方法第42-43页
        3.1 分组方法第42页
        3.2 动物模型制备第42页
        3.3 实验动物用药第42-43页
        3.4 观察指标及检验方法第43页
    4. 统计学方法第43-44页
    5. 实验结果第44-47页
        5.1 一般情况第44页
        5.2 大鼠骨密度测定比较第44-45页
        5.3 大鼠血清E_2测定比较第45-46页
        5.4 大鼠血清IL-6及IGF-1测定比较第46-47页
    6. 结果分析第47-48页
第四章 讨论第48-56页
    1. 更年健肾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第48-50页
        1.1 滋补肝肾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大法第48-49页
        1.2 健脾宁心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治则第49-50页
    2. 更年健肾汤处方分析第50-52页
    3.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第52页
    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的选择第52-53页
    5. 更年健肾汤干预的机制探讨第53-55页
        5.1 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改善性激素水平第53-54页
        5.2 调节OC及β-CTX水平,建立骨代谢的新平衡第54页
        5.3 调节细胞因子IL-6、IGF-1水平,改善骨密度第54-55页
        5.4 调节心-肾-子宫轴,达到阴阳平衡第55页
    6. 结论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8页
附录一: 缩略词表第68-69页
附录二: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记录单第69-7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介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服装行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下一篇:量子密钥分配和盲量子计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