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滨麦草特异标记的筛选及抗条锈病小滨麦种质系鉴定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0-24页
    1.1 小麦野生近缘物种第10-11页
    1.2 滨麦草第11-14页
        1.2.1 滨麦草生物学特征及分布第11-13页
        1.2.2 滨麦草优良基因第13-14页
    1.3 滨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第14-17页
        1.3.1 双二倍体的选育第14-15页
        1.3.2 异代换系、异附加系的选育第15页
        1.3.3 易位系的选育第15-17页
    1.4 普通小麦背景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第17-24页
        1.4.1 形态学标记检测第17-18页
        1.4.2 细胞学鉴定第18页
        1.4.3 生物化学鉴定第18-19页
        1.4.4 原位杂交检测第19-21页
        1.4.5 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第21-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31页
    2.1 试验材料第24页
    2.2 技术路线第24页
    2.3 试验方法第24-31页
        2.3.1 农艺性状调查第24-25页
        2.3.2 条锈病鉴定第25页
        2.3.3 根尖细胞(RTC)染色体观察第25页
        2.3.4 DNA提取第25-27页
        2.3.5 原位杂交第27-29页
        2.3.6 SSR-PCR第29-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40页
    3.1 滨麦草特异标记的筛选及验证第31-35页
        3.1.1 滨麦草特异标记的筛选第31页
        3.1.2 特异标记的验证第31-35页
    3.2 小滨麦种质系鉴定第35-40页
        3.2.1 小滨麦种质系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第35页
        3.2.2 筛选出的小滨麦种质材料的细胞学特点第35-36页
        3.2.3 利用特异标记筛选小滨麦种质系第36-38页
        3.2.4 筛选出的高抗条锈病小滨麦种质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特点第38-40页
4 讨论第40-42页
5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荷斯坦牛INCENP基因的多态性及对精液品质影响
下一篇:灌溉方式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