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3-22页 |
1.1 中国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品质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1.1 评价种公牛精液品质优劣的相关指标 | 第13页 |
1.1.2 分子育种在种公牛选育中的重要性 | 第13-18页 |
1.1.2.1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14页 |
1.1.2.2 启动子 | 第14-15页 |
1.1.2.3 基因选择性剪切 | 第15-17页 |
1.1.2.4 MicroRNAs | 第17-18页 |
1.2 INCENP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2.1 染色体乘客复合体 | 第18-20页 |
1.2.2 INCENP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第20-21页 |
1.2.3 INCENP基因研究概况及意义 | 第21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实验动物和实验样品采集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7页 |
2.2.1 INCENP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 第24-29页 |
2.2.1.1 基因启动子预测 | 第24页 |
2.2.1.2 公牛精子DNA提取 | 第24页 |
2.2.1.3 INCENP基因启动子区SNPs鉴定及PCR-RFLP基因分型 | 第24-26页 |
2.2.1.4 INCENP基因启动子区载体构建及鉴定 | 第26-27页 |
2.2.1.5 细胞培养 | 第27-28页 |
2.2.1.6 细胞瞬时转染 | 第28页 |
2.2.1.7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第28页 |
2.2.1.7 INCENP基因启动子区SNPs与精液品质关联分析 | 第28-29页 |
2.2.2 INCENP基因可变剪切体鉴定与表达分析 | 第29-33页 |
2.2.2.1 各组织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第29页 |
2.2.2.2 目的片段胶回收 | 第29-30页 |
2.2.3.3 TA克隆 | 第30页 |
2.2.2.4 荧光定量PCR | 第30页 |
2.2.2.5 INCENP基因可变剪切体相关SNPs的鉴定、PCR-RFLP基因分型及功能预测 | 第30-31页 |
2.2.2.6 pSPL3外显子捕获载体质粒构建 | 第31-32页 |
2.2.2.7 细胞瞬时转染 | 第32-33页 |
2.2.2.9 INCENP基因编码区SNP与精液品质关联分析 | 第33页 |
2.2.3 bta-miR-378对INCNEP基因 3’TR靶位点的调控分析 | 第33-35页 |
2.2.3.1 基因 3'翼区SNPs鉴定及PCR-RFLP | 第33页 |
2.2.3.2 靶向 3'TR的mi RNA预测及表达分析 | 第33-34页 |
2.2.3.3 INCENP基因 3'UTR质粒构建 | 第34页 |
2.2.3.4 bta-miR-378质粒构建 | 第34-35页 |
2.2.3.5 细胞瞬时转染及荧光检测 | 第35页 |
2.2.3.6 INCENP基因 3'UTR区SNP与精液品质关联分析 | 第35页 |
2.2.4 INCNEP基因单倍型组合与精液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页 |
2.2.4.1 运用SAS软件分析不同INCENP基因单倍型组合与精液品质的相关 | 第35页 |
2.2.5 INCENP基因mRNA表达水平 | 第35-37页 |
2.2.5.1 冻精RNA提取 | 第35-36页 |
2.2.5.2 qRT-PCR分析不同INCENP基因单倍型组合个体mRNA表达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53页 |
3.1 INCENP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 第37-41页 |
3.1.1 启动子区预测 | 第37页 |
3.1.2 冻精DNA提取 | 第37-38页 |
3.1.3 INCENP基因启动子区SNPs鉴定、功能预测及PCR-RFLP分型 | 第38-39页 |
3.1.4 荧光检测及启动子活性分析 | 第39-40页 |
3.1.5 INCENP基因启动子区SNPs与公牛精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3.2 INCENP基因可变剪切体鉴定与表达分析 | 第41-48页 |
3.2.1 各组织RNA质量和纯度检测 | 第41-42页 |
3.2.2 INCENP基因可变剪切体鉴定 | 第42-43页 |
3.2.3 转录本相对定量 | 第43-44页 |
3.2.4 SNP的鉴定、PCR-RFLP及功能预测 | 第44-45页 |
3.2.5 pSPL3外显子捕获载体质粒构建 | 第45-46页 |
3.2.6 通过微基因剪切实验验证SNP对可变剪切体产生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7 INCENP基因编码区SNPs与公牛精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3.3 bta-miR-378对INCNEP基因 3'UTR靶位点的调控分析 | 第48-51页 |
3.3.1 3'UTR区SNP的鉴定及PCR-RFLP | 第48-49页 |
3.3.2 靶向 3'UTR的mi RNA预测及表达分析 | 第49-50页 |
3.3.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SNP功能 | 第50页 |
3.3.4 INCENP基因 3'UTR区SNPs与公牛精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3.4 INCNEP基因单倍型组合与精液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3.4.1 不同单倍型组合与精液品质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3.5 INCENP基因不同单倍型组合个体mRNA表达水平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