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二)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三) 文献评述第14-15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一) 研究思路第15-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7-18页
        (一) 创新点第17页
        (二) 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概述第18-24页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定义和特点第18-19页
        (一)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定义第18页
        (二)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特点第18-19页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分析第19-24页
        (一)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现状分析第19-21页
        (二)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环境分析第21-22页
        (三)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分析第22-24页
第三章 不同模式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分析第24-36页
    一、电商平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分析第24-27页
        (一) 蚂蚁花呗的运作方式第25-26页
        (二) 蚂蚁花呗套现问题第26页
        (三) 蚂蚁花呗套现的防范措施第26-27页
    二、P2P网贷平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分析第27-29页
        (一) 拍拍贷的运作方式第27-28页
        (二) 拍拍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三) 拍拍贷的风险防范措施第29页
    三、消费金融公司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分析第29-32页
        (一)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运作方式第29-30页
        (二)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三)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防范措施第32页
    四、商业银行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分析第32-34页
        (一) 中银E贷的详细信息第32-33页
        (二) 中银E贷的运作方式第33-34页
    五、不同模式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比较第34-36页
第四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及其成因分析第36-40页
    一、来自于消费者第36-37页
        (一) 信用风险第36页
        (二) 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第36-37页
    二、来自于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第37-38页
        (一) 操作与技术风险第37页
        (二) 操作与技术风险的成因分析第37-38页
    三、来自于政府第38-40页
        (一) 市场风险、法律及监管风险第38页
        (二) 市场风险、法律与监管风险的成因分析第38-40页
第五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第40-45页
    一、消费者层面第40-41页
        (一) 扩展消费者消费金融知识第40页
        (二) 培养消费者信用意识第40-41页
        (三)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第41页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层面第41-43页
        (一) 加强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第41-42页
        (二) 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第42页
        (三) 引进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第42-43页
        (四)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第43页
    三、政府层面第43-45页
        (一) 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第43页
        (二) 完善监管制度建设第43-4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5-47页
    一、总结第45页
    二、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习不良儿童学习动机干预的个案研究--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
下一篇:幼儿在迫选式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