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Cu_6Sn_5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Cu_6Sn_5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 | 第10-12页 |
1.2.2 Cu_6Sn_5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 | 第12-13页 |
1.2.3 提高Cu_6Sn_5金属间化合物性能的方法 | 第13页 |
1.3 计算材料学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计算与试验方法 | 第16-25页 |
2.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 第16-20页 |
2.1.1 Born-Oppenheimer(绝热近似) | 第16-17页 |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17-18页 |
2.1.3 Kohn-Sham方程 | 第18-19页 |
2.1.4 交换关联函数 | 第19-20页 |
2.1.5 平面波赝势方法 | 第20页 |
2.2 第一性原理软件——VASP | 第20-21页 |
2.3 实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1-25页 |
2.3.1 合金的制备 | 第21-22页 |
2.3.2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2页 |
2.3.3 合金显微组织及成分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2.3.4 纳米压痕测试原理 | 第23-25页 |
第三章 Zn元素对Cu_6Sn_5金属间化合物性能的影响 | 第25-42页 |
3.1 前言 | 第25页 |
3.2 合金微观组织及成分分析 | 第25-29页 |
3.3 合金的纳米压痕实验 | 第29-31页 |
3.4 Cu-Sn-(Zn)金属间化合物性能的理论研究 | 第31-41页 |
3.4.1 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31页 |
3.4.2 掺杂对晶格结构的影响 | 第31-34页 |
3.4.3 Cu-Sn-(Zn)金属间化合物的基础力学性质 | 第34-38页 |
3.4.4 Cu-Sn-(Zn)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特性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不同浓度的Ni元素对 η-Cu_6Sn_5性能的影响 | 第42-53页 |
4.1 前言 | 第42页 |
4.2 Cu-Sn-Ni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态性质 | 第42-44页 |
4.3 Cu-Sn-Ni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性质 | 第44-49页 |
4.3.1 弹性常数 | 第44-48页 |
4.3.2 德拜温度 | 第48-49页 |
4.4 Cu-Sn-Ni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特性 | 第49-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