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合成纳米TiC粉体及分散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碳化钛 | 第11-13页 |
1.2.1 碳化钛的结构与性质 | 第11-12页 |
1.2.2 碳化钛的应用 | 第12-13页 |
1.3 碳化钛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3-18页 |
1.3.1 金属钛粉或TiH_2直接碳化法 | 第14页 |
1.3.2 TiO_2碳热还原反应 | 第14-15页 |
1.3.3 镁热还原法 | 第15页 |
1.3.4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 | 第15-16页 |
1.3.5 机械合金化法 | 第16页 |
1.3.6 气相反应合成法 | 第16-17页 |
1.3.7 熔融金属浴合成法 | 第17页 |
1.3.8 电火花熔蚀法 | 第17页 |
1.3.9 低温化学法 | 第17-18页 |
1.3.10 微波合成法 | 第18页 |
1.4 微波技术及应用 | 第18-21页 |
1.4.1 微波加热原理 | 第18-19页 |
1.4.2 微波加热的特点 | 第19页 |
1.4.3 微波能的应用 | 第19-21页 |
1.5 微波合成碳化钛粉体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6 纳米粒子的分散 | 第22-25页 |
1.6.1 超声分散处理 | 第22页 |
1.6.2 表面化学改性 | 第22-24页 |
1.6.3 分散稳定机理 | 第24-25页 |
1.7 课题来源、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5-27页 |
1.7.1 课题来源 | 第25页 |
1.7.2 选题意义 | 第25页 |
1.7.3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7.4 课题创新点 | 第26-27页 |
2 微波连续合成纳米TiC粉体 | 第27-38页 |
2.1 实验 | 第27-30页 |
2.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7页 |
2.1.2 实验原理 | 第27-28页 |
2.1.3 样品制备 | 第28-30页 |
2.1.4 样品表征 | 第30页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0-37页 |
2.2.1 原料表征 | 第30-31页 |
2.2.2 微波加热时间对合成TiC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3 原料摩尔比对TiC合成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4 TiO_2晶型对合成TiC的影响 | 第33-34页 |
2.2.5 摩尔比例对化学计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2.2.6 TiC的平均晶粒尺寸计算 | 第35页 |
2.2.7 TiC的形貌及粒度分析 | 第35-37页 |
2.3 小结 | 第37页 |
2.4 需解决的问题 | 第37-38页 |
3 原料分散对微波合成纳米TiC的影响 | 第38-52页 |
3.1 实验 | 第38-41页 |
3.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38-39页 |
3.1.2 样品制备 | 第39-40页 |
3.1.3 测试与表征 | 第40-41页 |
3.2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41-51页 |
3.2.1 原料表征 | 第41-42页 |
3.2.2 原料表面改性条件 | 第42-43页 |
3.2.3 红外分析 | 第43-44页 |
3.2.4 粘度分析 | 第44-47页 |
3.2.5 物相和粒度分析 | 第47-48页 |
3.2.6 化学计量分析 | 第48-49页 |
3.2.7 TiC的平均晶粒尺寸计算 | 第49-50页 |
3.2.8 SEM和EDS分析 | 第50-51页 |
3.3 小结 | 第51页 |
3.4 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4 碳化钛(TiC)的分散研究 | 第52-60页 |
4.1 实验 | 第52-53页 |
4.1.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52-53页 |
4.1.2 样品制备 | 第53页 |
4.1.3 测试与表征 | 第53页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4.2.1 超声时间对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53-55页 |
4.2.2 pH与分散剂对悬浮液稳定性影响 | 第55-56页 |
4.2.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6-57页 |
4.2.4 分散后的粒度分析 | 第57-58页 |
4.2.5 分散后FE-SEM分析 | 第58-59页 |
4.3 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