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0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0.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0.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页 |
1.4 本文优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我国直销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15-25页 |
2.1 直销银行概述 | 第15-16页 |
2.1.1 直销银行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直销银行与电子银行的差异 | 第15页 |
2.1.3 直销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差异 | 第15-16页 |
2.2 直销银行产生的背景 | 第16-22页 |
2.2.1 我国网民的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2.2.2 手机银行目前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2.2.3 网上银行目前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2.3 国内直销银行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第3章 中国民生直销银行案例分析 | 第25-32页 |
3.1 选取民生直销银行作为案例的原因 | 第25-26页 |
3.2 民生直销银行目标客户群 | 第26页 |
3.3 民生直销银行客户来源 | 第26-27页 |
3.4 民生直销银行业务种类 | 第27-28页 |
3.4.1 随心存 | 第27页 |
3.4.2 基金通 | 第27-28页 |
3.5 民生直销银行经营业绩 | 第28页 |
3.6 民生直销银行市场占有率差异 | 第28-30页 |
3.7 民生直销银行对母银行的积极作用 | 第30页 |
3.8 民生直销银行业务风险 | 第30-32页 |
第4章 我国直销银行的几种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4.1 线上综合平台与线下自助门店组合模式 | 第32页 |
4.1.1 北京银行直销银行 | 第32页 |
4.2 纯线上综合平台模式 | 第32-33页 |
4.2.1 平安银行橙子银行 | 第32-33页 |
4.2.2 兴业银行直销银行 | 第33页 |
4.3 线上综合平台与第三方互联网企业组合模式 | 第33-34页 |
4.4 我国直销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4.4.1 我国直销银行产品同质化严重 | 第34页 |
4.4.2 定位不明,更多为资金获取渠道 | 第34-35页 |
4.4.3 运营模式有待完善 | 第35页 |
4.4.4 客户体验差 | 第35页 |
4.4.5 对我国发展直销银行的担忧 | 第35-37页 |
第5章 国外直销银行发展借鉴 | 第37-45页 |
5.1 国外直销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37-38页 |
5.2 国外直销银行典型案例 | 第38-40页 |
5.2.1 BofI | 第38页 |
5.2.2 AllY Bank | 第38-39页 |
5.2.3 ING Direct | 第39-40页 |
5.3 国外直销银行的经验借鉴 | 第40-45页 |
5.3.1 国内直销银行、互联网公司与国外直销银行比较 | 第40-43页 |
5.3.2 国内直销银行与国外直销银行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43页 |
5.3.3 建立专属产品体系 | 第43页 |
5.3.4 增强业务独立性 | 第43-44页 |
5.3.5 注重资金安全 | 第44页 |
5.3.6 产品设计简单却不单调 | 第44页 |
5.3.7 直销银行应该实现独立运营 | 第44-45页 |
第6章 发展国内直销银行的建议 | 第45-48页 |
6.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家对直销银行的认知度 | 第45页 |
6.2 用户访问直销银行渠道要多样 | 第45-46页 |
6.3 发展逆向社区O2O | 第46页 |
6.4 监管政策进一步放开 | 第46页 |
6.5 客群定位更加细化 | 第46页 |
6.6 不断完善风控体系 | 第46-47页 |
6.7 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直销银行业务模式 | 第47-48页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8-50页 |
7.1 总结 | 第48页 |
7.2 我国直销银行的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