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其他论文

利己性、利他性及其与幸福感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8-9页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9-10页
    1.3 论文结构安排第10-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22页
    2.1 利己性研究综述第12-15页
        2.1.1 西方哲学对利己性的思考第12-13页
        2.1.2 中国哲学对利己性的思考第13-14页
        2.1.3 利己主义研究综述第14-15页
    2.2 利他性研究综述第15-18页
        2.2.1 利他的定义第15-16页
        2.2.2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6页
        2.2.3 利他行为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影响第16-18页
    2.3 伦理学中对于社会转型下利己性、利他性的思考第18-20页
        2.3.1 中国学者对当今社会利己性、利他性的思考第18-19页
        2.3.2 国外学者对社会转型下利己性、利他性的思考第19-20页
    2.4 管理学和经济学中的对人性中利己性、利他性的思考第20-22页
3 利己利他四象限模型理论的提出第22-35页
    3.1 经济学中的经典人性假设模型第22-25页
        3.1.1 广义经济人假设模型第22-24页
        3.1.2 利他偏好的内生模型第24-25页
    3.2 经济学中的经典人性假设模型的不足第25-30页
        3.2.1 利己性的唯一性第26-27页
        3.2.2 时间上效用选择的即时性和短视性第27-28页
        3.2.3 空间上效用最大化的局限性第28-29页
        3.2.4 偏好的非伦理倾向第29-30页
    3.3 利己利他四象限模型假设第30-32页
    3.4 利己利他类型与幸福感关系假设第32-33页
    3.5 利己利他四象限模型假设的优点第33-35页
        3.5.1 与伦理学分析相比,模型可实证分析更具说服力第33页
        3.5.2 与经济学模型相比,解决了经济学人性模型的不足第33-35页
4 利己利他四象限模型的合理性验证第35-41页
    4.1 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第35页
    4.2 基于利己利他四象限模型的描述性统计第35-37页
    4.3 聚类分析第37-38页
    4.4 利己利他类型与幸福感关系的方差分析第38-41页
5 利己性、利他性与幸福感关系实证分析第41-54页
    5.1 理论假设的提出和中介模型的构建第41-44页
        5.1.1 利己性与幸福感第41-42页
        5.1.2 利己性与利他性第42-43页
        5.1.3 利他性对利己性和幸福感关系的中介作用第43-44页
    5.2 分析方法与模型第44-46页
        5.2.1 中介变量检验方法第44-45页
        5.2.2 检验模型的构建第45-46页
    5.3 实证分析第46-49页
        5.3.1 描述性统计第46-47页
        5.3.2 实证分析结果第47-49页
    5.4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更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第49-54页
        5.4.1 构建以社会责任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第50-52页
        5.4.2 构建以人际信任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第52-54页
6 结论及探讨第54-56页
    6.1 结论第54-5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附录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量子策略及量子纠缠对合作联盟特征函数的影响
下一篇:在线众包平台中服务商声誉对其收益的影响--基于断点回归设计的因果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