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其他医疗器械论文

电磁式盲文点显器的设计及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盲文的组成与发展第10-11页
    1.3 国内外盲文点显示装置的研究第11-18页
        1.3.1 国内外盲文点显器的驱动分类第12页
        1.3.2 国内外不同驱动形式的盲文点显器的研究第12-18页
    1.4 盲文点显器装置的研究内容与难点第18-19页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盲文点显器装置的优化及装置总成第20-34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盲文点显器的机械本体机构第20-22页
    2.3 盲文点显器的机械本体优化第22-31页
        2.3.1 盲文显示模块优化设计第23-26页
        2.3.2 针帽装置改进方案第26-27页
        2.3.3 触摸板结构优化第27-28页
        2.3.4 导向板结构优化第28-30页
        2.3.5 驱动针长度确定第30页
        2.3.6 材料改进及加工要求第30-31页
    2.4 盲文点显器机械本体结构的安装及调试第31-32页
    2.5 盲文点显器装置总成第32-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ANFIS的电磁式盲文点显器参数的优化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概述第34-38页
        3.2.1 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结构第34-36页
        3.2.2 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学习算法第36-37页
        3.2.3 基于MATLAB的ANFIS的使用条件第37-38页
    3.3 基于MATLAB的ANFIS的建模步骤第38-39页
    3.4 盲文点显器装置的参数优化第39-46页
        3.4.1 数据集建立第39-40页
        3.4.2 建立ANFIS模型第40-42页
        3.4.3 模型训练第42-46页
    3.5 结论第46-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盲文点显器装置性能测试第48-59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盲文点显器触点支撑力第48页
    4.3 盲文点显器装置温度第48-49页
    4.4 盲文点显器响应速度分析第49-50页
    4.5 LCD和LED验证盲文字符点阵第50-53页
        4.5.1 盲文翻译系统第50-51页
        4.5.2 盲文翻译系统点阵验证实验环境搭建第51页
        4.5.3 LCD液晶和LED盲文字符点阵验证实验第51-53页
    4.6 盲文字符感知实验第53-58页
        4.6.1 盲文字符感知实验平台搭建第53-54页
        4.6.2 盲文字符感知实验第54-58页
    4.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5.1 论文总结第59页
    5.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页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与项目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合式不完全偏心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下一篇:搅拌摩擦焊隔热搅拌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