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接口的LABVIEW与DSP通讯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关键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 第8-11页 |
1.2.1 USB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 第8-10页 |
1.2.2 LabVIEW的发展和特点 | 第10页 |
1.2.3 DSP的发展和特点 | 第10-11页 |
1.3 课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2 USB简介 | 第13-22页 |
2.1 USB系统的拓扑结构 | 第13-14页 |
2.2 USB电缆 | 第14页 |
2.3 USB总线协议 | 第14-21页 |
2.3.1 USB包 | 第14-15页 |
2.3.2 信息包格式 | 第15-16页 |
2.3.3 事务 | 第16-17页 |
2.3.4 描述符 | 第17-18页 |
2.3.5 USB总线数据传输方式 | 第18-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关键技术及器件选型 | 第22-29页 |
3.1 USB2.0接口芯片CY7C68013A | 第22-26页 |
3.1.1 USB接口与其它接口的比较 | 第22页 |
3.1.2 USB芯片的选型 | 第22-24页 |
3.1.3 CY7C68013A引脚封装 | 第24-26页 |
3.2 DSP芯片TMS320F2812 | 第26-28页 |
3.2.1 DSP较其他处理器的优势 | 第26-27页 |
3.2.2 TMS320F2812的主要特征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系统的实现方案与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29-37页 |
4.1 系统实现方案 | 第29页 |
4.2 DSP的外围电路设计 | 第29-32页 |
4.2.1 系统RAM扩展 | 第29-30页 |
4.2.2 时钟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4.2.3 复位电路设计 | 第31页 |
4.2.4 JTAG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4.2.5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2页 |
4.3 USB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 第32-36页 |
4.3.1 68013A的接口模式 | 第32-34页 |
4.3.2 USB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4.3.3 固件存储器EEPROM的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7-49页 |
5.1 DSP软件设计 | 第37-41页 |
5.1.1 DSP开发环境CCS | 第37页 |
5.1.2 DSP主程序 | 第37-38页 |
5.1.3 USB批量数据传输子程序 | 第38-41页 |
5.2 USB固件程序的设计 | 第41-48页 |
5.2.1 EZ-USB FX2固件开发环境 | 第42页 |
5.2.2 固件主程序 | 第42-45页 |
5.2.3 Slave FIFO模式的设置 | 第45-47页 |
5.2.4 定位描述符表 | 第47页 |
5.2.5 固件开发调试中的问题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LabVIEW上位机指令传送程序设计 | 第49-57页 |
6.1 VISA函数 | 第49-50页 |
6.2 上位机指令传送程序 | 第50-51页 |
6.3 LabVIEW上位机读取数据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6.4 系统运行测试结果 | 第52-56页 |
本章总结 | 第56-57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8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9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