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收益率模型残差分布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波动非对称性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2 黄金市场概述 | 第18-23页 |
2.1 世界主要黄金市场概况 | 第18-19页 |
2.2 我国黄金市场概况 | 第19-20页 |
2.3 我国黄金市场的经济作用 | 第20-21页 |
2.4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3页 |
2.4.1 黄金的供给与需求 | 第21页 |
2.4.2 美元走势 | 第21-22页 |
2.4.3 国际政治局势 | 第22页 |
2.4.4 石油价格 | 第22页 |
2.4.5 利率 | 第22页 |
2.4.6.股价指数 | 第22-23页 |
3 黄金波动率模型的残差分布研究 | 第23-31页 |
3.1 经典时间序列模型 | 第23-24页 |
3.1.1 自回归模型 | 第23页 |
3.1.2 移动平均模型 | 第23页 |
3.1.3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 第23-24页 |
3.2 条件异方差模型 | 第24-26页 |
3.3 GARCH模型的残差分布 | 第26-27页 |
3.3.1 标准正态分布 | 第26页 |
3.3.2 标准学生t分布 | 第26-27页 |
3.3.3 广义误差分布 | 第27页 |
3.4 条件异方差模型的建模步骤 | 第27-31页 |
3.4.1 建立均值模型 | 第27页 |
3.4.2 对均值方程的残差进行ARCH效应检验。 | 第27-28页 |
3.4.3 ARCH模型阶的确定 | 第28页 |
3.4.4 参数估计 | 第28-29页 |
3.4.5 模型的验证 | 第29页 |
3.4.6 分析及预测 | 第29-31页 |
4 黄金波动率模型的残差的实证研究 | 第31-40页 |
4.1 数据选取与预处理 | 第31-32页 |
4.2 收益率序列的初步分析 | 第32-33页 |
4.3 模型定阶 | 第33-34页 |
4.4 异方差效应检验 | 第34-35页 |
4.5 建立条件异方差模型 | 第35-36页 |
4.6 残差服从标准学生T分布的GARCH模型的研究 | 第36-38页 |
4.7 模型评价 | 第38-40页 |
5 中国黄金现货市场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 第40-46页 |
5.1.收益率波动性的一般特征 | 第40页 |
5.2 模型理论介绍 | 第40-42页 |
5.2.1 GARCH模型 | 第41页 |
5.2.2 EGARCH模型 | 第41页 |
5.2.3 TGARCH模型 | 第41-42页 |
5.2.4 APARCH模型 | 第42页 |
5.3 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分析 | 第42-46页 |
5.3.1 数据选取和分析 | 第42-44页 |
5.3.2 建立模型 | 第44-45页 |
5.3.3 模型择优 | 第45-46页 |
6 论文总结与建议 | 第46-49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46-47页 |
6.2 论文建议 | 第47-49页 |
6.2.1 对国家黄金政策的建议 | 第47页 |
6.2.2 对投资者的建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附件 | 第5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