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2.1 竞争力理论 | 第14页 |
2.2 商业银行竞争力 | 第14-15页 |
2.3 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概述 | 第15-19页 |
2.3.1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2.3.2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概述 | 第16-19页 |
第3章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19-47页 |
3.1 中国建设银行简介 | 第19页 |
3.2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3.3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竞争力分析 | 第20-44页 |
3.3.1 存款竞争力分析 | 第20-26页 |
3.3.2 贷款竞争力分析 | 第26-31页 |
3.3.3 中间业务竞争力分析 | 第31-34页 |
3.3.4 客户服务能力分析 | 第34-38页 |
3.3.5 风险管理能力分析 | 第38-40页 |
3.3.6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0-44页 |
3.4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44-47页 |
3.4.1 基础管理比较薄弱 | 第44-45页 |
3.4.2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 第45页 |
3.4.3 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 第45-46页 |
3.4.4 联动交叉营销能力欠缺 | 第46-47页 |
第4章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SWOT分析 | 第47-52页 |
4.1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的优势(Strengths) | 第47页 |
4.2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的劣势(Weaknesses) | 第47-48页 |
4.3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的机会(Opportunities) | 第48-49页 |
4.4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的挑战(Threats) | 第49-52页 |
第5章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竞争力提升对策 | 第52-68页 |
5.1 巩固传统优势,提高核心能力 | 第52-57页 |
5.1.1 牢牢把握"三大一高"客户服务优势 | 第52-53页 |
5.1.2 巩固个人客户服务优势 | 第53页 |
5.1.3 巩固品牌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第53-54页 |
5.1.4 推进综合营销,提高联动交叉服务能力 | 第54-55页 |
5.1.5 提供多功能服务,提高价值创造能力 | 第55页 |
5.1.6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 第55-57页 |
5.2 克服缺点弱势,解决问题不足 | 第57-64页 |
5.2.1 批量拓展小微企业客户,夯实客户基础 | 第57-58页 |
5.2.2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 第58-60页 |
5.2.3 建设集约化服务渠道 | 第60页 |
5.2.4 加强支持保障,强化案件防控和安全运营管理 | 第60-61页 |
5.2.5 优化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人力资源潜力 | 第61-63页 |
5.2.6 树立"风清气正,和谐进取"的企业文化 | 第63-64页 |
5.3 抢抓新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 第64-68页 |
5.3.1 抓好中国经济新常态和深化改革的机遇 | 第64页 |
5.3.2 抓好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机遇 | 第64-65页 |
5.3.3 抓好"互联网+"新形态、新业态的机遇 | 第65页 |
5.3.4 抓好物联网建设的机遇 | 第65-66页 |
5.3.5 应对好经济增速变化的挑战 | 第66页 |
5.3.6 应对好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 第66页 |
5.3.7 应对好同业竞争和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 第66-67页 |
5.3.8 应对好外部监管和社会关切的挑战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8-70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8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