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1.2.1 国内关于农民增收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关于农民增收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综合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16-17页 |
第2章 农民增收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7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7-20页 |
2.2.1 地租理论 | 第17-18页 |
2.2.2 资源禀赋理论 | 第18-19页 |
2.2.3 理性农民说 | 第19-20页 |
第3章 永州市花桥街镇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20-31页 |
3.1 花桥镇概况 | 第20-21页 |
3.2 花桥街镇农业经济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3.2.1 花桥街镇农业用地 | 第21页 |
3.2.2 花桥街镇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 | 第21页 |
3.2.3 花桥街镇农林渔牧业、工业、服务业产值 | 第21-22页 |
3.2.4 花桥街镇人口组成 | 第22页 |
3.2.5 花桥街镇历年农民收入与支出 | 第22-23页 |
3.3 花桥街镇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3.3.1 农民收入总额不高、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 第23-24页 |
3.3.2 农民收入途径较少 | 第24页 |
3.3.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 第24页 |
3.4 制约花桥街镇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3.4.1 农业自身条件薄弱、生产环境差 | 第24-25页 |
3.4.2 农业结构不合理 | 第25-26页 |
3.4.3 产业化发展滞后 | 第26页 |
3.4.4 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 第26-27页 |
3.4.5 科技教育投入不足 | 第27-28页 |
3.4.6 农村劳动力流转困难 | 第28-29页 |
3.4.7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 第29-31页 |
第4章 永州市内较发达镇的相关经验与启示 | 第31-39页 |
4.1 八宝镇通过土地流转增收的经验与启示 | 第31-33页 |
4.1.1 镇情概况 | 第31页 |
4.1.2 八宝镇土地流转成功的经验与启示 | 第31-33页 |
4.2 白水镇通过发展工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的经验与启示 | 第33-35页 |
4.2.1 镇情概况 | 第33-34页 |
4.2.2 经验与启示 | 第34-35页 |
4.3 柏家坪镇通过发展小城镇带动农民增收的经验与启示 | 第35-37页 |
4.3.1 镇情概况 | 第35页 |
4.3.2 小城镇建设的背景 | 第35-36页 |
4.3.3 经验与启示 | 第36-37页 |
4.4 伊塘镇通过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的经验与启示 | 第37-39页 |
4.4.1 镇情概况 | 第37-38页 |
4.4.2 经验与启示 | 第38-39页 |
第5章 花桥街镇农民增收的对策及建议 | 第39-43页 |
5.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 第39页 |
5.2 推动农民就业创业,转移剩余劳动力 | 第39-40页 |
5.3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 第40-41页 |
5.4 加快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 | 第41页 |
5.5 以特色农业和手工业做响品牌 | 第41-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