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19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4-15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5-17页 |
1.4 实验药物 | 第17页 |
1.5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7页 |
1.6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17-19页 |
1.6.1 DMEM完全培养基的配置 | 第18页 |
1.6.2 MTT溶液配置 | 第18-19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19-40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19-25页 |
2.1.1 滑膜细胞培养及鉴定 | 第19-20页 |
2.1.2 含药血清制备 | 第20-21页 |
2.1.3 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RA-HFLS增殖的影响 | 第21-22页 |
2.1.4 流式细胞仪检测含药血清对RA-HFLS凋亡的影响 | 第22页 |
2.1.5 ELISA检测含药血清对RA-HFLS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22-23页 |
2.1.6 RT-PCR技术分析Act1、TRAF6 mRNA的表达 | 第23-24页 |
2.1.7 统计学处理 | 第24-25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5-40页 |
2.2.1 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25-27页 |
2.2.2 细胞初步鉴定结果 | 第27页 |
2.2.3 MTT抑制率结果 | 第27-29页 |
2.2.4 流式细胞仪检测含药血清对RA-HFLS凋亡的结果 | 第29-33页 |
2.2.5 不同含药血清对RA-HFLS细胞形态学的改变 | 第33-35页 |
2.2.6 含药血清对RA-HFLS培养上清液中IL-17、IL-1α、IL-1β、TNF-α、IL-6表达的影响 | 第35-37页 |
2.2.7 不同含药血清对RA-HFLS TRAF6、ACT1表达的影响 | 第37-4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0-49页 |
3.1 中医学与RA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的关系 | 第40-41页 |
3.2 IL-17信号通路与RA的关系 | 第41-43页 |
3.2.1 IL-17家族因子及其与RA关系 | 第41-42页 |
3.2.2 IL-17信号通路及其与RA关系 | 第42-43页 |
3.3 细胞因子IL-1α、IL-1β、TNF-α、IL-6与RA关系 | 第43-44页 |
3.4 阳性对照选择 | 第44-45页 |
3.5 金乌健骨方对RA-HFLS IL-17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45-48页 |
3.5.1 金乌健骨方对RA-HFLS肿瘤样增殖的抑制 | 第45页 |
3.5.2 金乌健骨方对RA-HFLS细胞凋亡影响 | 第45-46页 |
3.5.3 金乌健骨方对RA-HFLS细胞IL-17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 第46-48页 |
3.6 结论 | 第48-4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一 缩略语表 | 第54-55页 |
附录二 综述 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影响 | 第55-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三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四 个人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