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评级变动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力研究
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1.3.2 研究不足 | 第19-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2.1 分析师评级对股票的影响 | 第20-25页 |
2.1.1 国外文献 | 第20-23页 |
2.1.2 国内文献 | 第23-25页 |
2.2 分析师评级影响力的影响因素 | 第25-29页 |
2.2.1 国外文献 | 第25-27页 |
2.2.2 国内文献 | 第27-29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9-30页 |
3. 研究设计 | 第30-37页 |
3.1 评级变动数据来源 | 第30-33页 |
3.1.1 评级变动数据获取 | 第30-32页 |
3.1.2 关于研报发布日期 | 第32-33页 |
3.2 评级变动数据处理 | 第33-37页 |
3.2.1 超额收益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3.2.2 评级变动的分组方法 | 第34-35页 |
3.2.3 Probit模型介绍 | 第35-37页 |
4. 评级变动描述性统计 | 第37-45页 |
4.1 分析师评级变动 | 第37-38页 |
4.2 累积超额收益率 | 第38-41页 |
4.3 评级变动分组结果 | 第41-42页 |
4.4 股票特征变化比较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5. 评级变动的特征比较与分析 | 第45-53页 |
5.1 基于评级特征的比较分析 | 第45-49页 |
5.1.1 评级特征理论分析 | 第45-47页 |
5.1.2 评级特征比较 | 第47-49页 |
5.2 基于股票特征的比较分析 | 第49-52页 |
5.2.1 股票特征理论分析 | 第49-50页 |
5.2.2 股票特征比较 | 第50-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基于PROBIT模型的分析 | 第53-61页 |
6.1 变量选择介绍 | 第53-54页 |
6.2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 | 第54-58页 |
6.2.1 基于CAR分组的分析 | 第54-56页 |
6.2.2 基于Cabturn分组的分析 | 第56页 |
6.2.3 关于明星券商 | 第56-58页 |
6.3 稳健性检验 | 第58-60页 |
6.3.1 不同的样本 | 第58-59页 |
6.3.2 不同的分组方式 | 第59-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1-64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1-63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