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刑事案例指导制度概述 | 第15-23页 |
(一)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1、案例、指导性案例的概念 | 第15-16页 |
2、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概念 | 第16-17页 |
3、与判例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二)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合理定位 | 第17-20页 |
1、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与刑事判例制度的关系 | 第17-19页 |
2、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与刑事司法解释的关系 | 第19-20页 |
(三)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独特价值 | 第20-23页 |
1、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建立我国新型刑事审判规则 | 第20-21页 |
2、刑事案例指导制度转变我国法官思维方式 | 第21页 |
3、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丰富我国法学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二、当前司法中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运行 | 第23-35页 |
(一)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运行现状 | 第23-29页 |
1、法官对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认知有待提高 | 第24-26页 |
2、刑事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审判中尚未被引用 | 第26-27页 |
3、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及指导性案例的潜在优势亟待发挥 | 第27-29页 |
(二)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运行不良的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1、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必须在成文刑法下规范化运行 | 第29-30页 |
2、已公布的刑事指导性案例数量有限 | 第30-32页 |
3、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裁判要点缺乏指导性 | 第32-33页 |
4、刑事指导性案例的强制力不足 | 第33-35页 |
三、国外刑事判例制度的司法考察 | 第35-42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法 | 第35-37页 |
1、法律报告 | 第35-36页 |
2、遵循先例 | 第36页 |
3、司法技术 | 第36-37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制度 | 第37-42页 |
1、德国法院体系 | 第38-39页 |
2、自觉遵循先例 | 第39-40页 |
3、判例偏离报告制度 | 第40-42页 |
四、完善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运用 | 第42-47页 |
(一) 规范指导性案例的公布 | 第42-43页 |
(二) 明确当事人、律师、司法机关提供指导性案例 | 第43页 |
(三) 强制指导性案例的引用 | 第43页 |
(四) 建立指导性案例背离报告制度 | 第43-44页 |
(五) 增设法律上诉审 | 第44-45页 |
(六) 提升法官职业水平 | 第45-46页 |
(七) 加强裁判文书说理性 | 第46页 |
(八) 改革案件请示制度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况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