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量子点简介 | 第14页 |
1.2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及发光机理 | 第14-15页 |
1.3 量子点的改性 | 第15-18页 |
1.3.1 量子点的掺杂 | 第15-16页 |
1.3.2 量子点的表面修饰 | 第16-18页 |
1.4 量子点的制备 | 第18-19页 |
1.4.1 量子点的有机相合成 | 第18-19页 |
1.4.2 量子点的水相合成 | 第19页 |
1.5 量子点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 | 第19-24页 |
1.5.1 量子点用于检测无机离子 | 第20-21页 |
1.5.2 量子点用于检测生物大分子 | 第21-22页 |
1.5.3 量子点用于体内和体外成像 | 第22-24页 |
1.6 立题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1.6.1 立题背景 | 第24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6.3 主要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的胰蛋白酶磷光传感体系的研究 | 第26-40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2.2.1 仪器 | 第27页 |
2.2.2 试剂 | 第27-28页 |
2.2.3 β-CD修饰的Mn掺杂ZnS量子点的合成 | 第28页 |
2.2.4 β-CD修饰的Mn掺杂ZnS QDs的表征 | 第28页 |
2.2.5 细胞色素c含量对Mn掺杂ZnS QDs猝灭作用研究 | 第28页 |
2.2.6 胰蛋白酶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8页 |
2.3.1 Mn掺杂ZnS量子点的特性 | 第28-30页 |
2.3.2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0-31页 |
2.3.3 实验可行性判断 | 第31页 |
2.3.4 实验条件优化 | 第31-34页 |
2.3.5 量子点/细胞色素c体系对胰蛋白酶的响应 | 第34-36页 |
2.3.6 胰蛋白酶传感体系的选择性 | 第36-37页 |
2.3.7 方法优越性对比 | 第37页 |
2.3.8 回收率实验 | 第37-38页 |
2.4 结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的溶菌酶磷光传感体系的研究 | 第40-52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3.2.1 仪器 | 第41页 |
3.2.2 试剂 | 第41页 |
3.2.3 溶液的配制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3.3.1 实验设计 | 第42页 |
3.3.2 实验的可行性判断 | 第42-43页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3-47页 |
3.3.4 溶菌酶分析特性 | 第47-48页 |
3.3.5 分析传感体系的选择性 | 第48页 |
3.3.6 方法优越性对比 | 第48-49页 |
3.3.7 回收率实验 | 第49页 |
3.4 结论 | 第49-52页 |
第四章 Co掺杂Zn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小檗碱的分析检测 | 第52-62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4.2.1 仪器 | 第53页 |
4.2.2 试剂 | 第53页 |
4.2.3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1页 |
4.3.1 Co掺入量对ZnS量子点发光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2 Co掺杂ZnS量子点的表征 | 第55-57页 |
4.3.3 pH对Co掺杂ZnS的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4 Co掺杂ZnS QDs对小檗碱的响应 | 第58-59页 |
4.3.5 Mn掺杂ZnS量子点对小檗碱的响应 | 第59-61页 |
4.3.6 方法优越性对比 | 第61页 |
4.4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6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 第80-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