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9页 |
·电喷雾质谱技术简介 | 第11-15页 |
·串联质谱及碰撞诱导解离技术 | 第15-17页 |
·有机分子金属离子加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 第17-24页 |
·金属络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测定 | 第17-18页 |
·金属络合物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研究 | 第18-19页 |
·金属离子介导的碎裂机理研究 | 第19-20页 |
·金属络合物的离子--分子反应研究 | 第20-21页 |
·金属离子介导的异构体区分研究 | 第21-24页 |
·电喷雾质谱动力学方法 | 第24-28页 |
·动力学方法区分原理 | 第24-25页 |
·动力学方法在手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量子化学计算在质谱解析中的应用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9页 |
第二章 碱金属离子介导的功能有机分子的质谱碎裂反应研究 | 第39-55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样品和试剂 | 第39-40页 |
·质谱 | 第40页 |
·理论计算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1页 |
·β-苯胺基二氢查尔酮加钠离子的碎裂研究 | 第41-44页 |
·离子-分子反应与产物离子的质量偏移 | 第44-49页 |
·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多硫化物的碱金属离子加合物碎裂研究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第三章 NI2+介导的卤代苯撑肼基二硫代碳酸甲酯气相离子反应研究及其在位置异构体区分中的应用 | 第55-77页 |
·引言 | 第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样品和试剂 | 第55-56页 |
·质谱 | 第56页 |
·量化计算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72页 |
·[M_X – H + Ni]~+的溶剂化反应 | 第57-64页 |
·[M_(o-X) + SCH_3 + Ni]~+ 亲核取代反应 | 第64-69页 |
·间位和对位异构体的区分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第四章 NI~(2+)介导的气相离子反应研究在甲氧基(或甲基、硝基)取代苯撑肼基二硫代碳酸甲酯异构体区分中应用 | 第77-99页 |
·引言 | 第77页 |
·实验部分 | 第77-78页 |
·样品和试剂 | 第77页 |
·质谱 | 第77-78页 |
·量化计算 | 第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95页 |
·甲氧基取代异构体的质谱区分 | 第81-90页 |
·甲基取代异构体的质谱区分 | 第90-93页 |
·硝基取代异构体的质谱区分 | 第93-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第五章 电喷雾质谱动力学方法区分利伐沙班及其对映异构体 | 第99-115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实验部分 | 第100-102页 |
·样品与试剂 | 第100页 |
·质谱 | 第100页 |
·动力学方法原理 | 第100-10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09页 |
·金属和参比配体的选择 | 第102-103页 |
·三元络合物的二级碎裂 | 第103-108页 |
·(S)-RVR的ee值测定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全文总结 | 第115-117页 |
硕士期间工作成果 | 第117-118页 |
作者简介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