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间歇性曝气充氧试验研究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微孔曝气设备 | 第13-16页 |
·微孔曝气器的作用及工作特点 | 第15页 |
·微孔盘式曝气器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微孔曝气的间歇性曝气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微孔间歇性曝气工作原理 | 第17页 |
·自激式曝气元件工作原理 | 第17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曝气充氧理论分析 | 第19-38页 |
·传质概念与理论 | 第19-25页 |
·双膜理论和菲克理论 | 第19-23页 |
·溶质渗透理论和表面更新理论 | 第23-25页 |
·气泡生成理论分析 | 第25-33页 |
·Kumar-Kuloor模型 | 第25-29页 |
·柔性孔气泡生成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曝气膜、孔口特性与参数 | 第30-33页 |
·孔口形式 | 第30-31页 |
·孔口与膜片参数 | 第31-33页 |
·氧传质影响因素 | 第33-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微孔间歇性曝气气泡生成理论分析 | 第38-44页 |
·微孔间歇性曝气充氧原理 | 第38页 |
·柔性孔与刚性孔气泡生成过程对比 | 第38-40页 |
·微孔间歇性气泡生成规律 | 第40-43页 |
·间歇性曝气对提高充氧性能的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微孔间歇性曝气实验设计与实现 | 第44-56页 |
·微孔曝气装置的设计及制作 | 第44-51页 |
·PLC控制曝气结构装置 | 第46页 |
·自激阀曝气结构装置 | 第46-47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47-51页 |
·实验仪器 | 第47-51页 |
·实验药品 | 第51页 |
·曝气器性能测定 | 第51-55页 |
·测定方法 | 第52页 |
·测定原理 | 第52-55页 |
·氧总转移系数LaK | 第52-53页 |
·充氧能力LE | 第53-54页 |
·氧的利用率AE | 第54页 |
·动力效率PE | 第54-55页 |
·实验步骤及说明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试验分析 | 第56-69页 |
·气泡图像分析处理 | 第56-57页 |
·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及讨论 | 第57-68页 |
·微孔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的性能实验 | 第58-59页 |
·微孔曝气最合适曝气量 | 第59-62页 |
·间歇性曝气最佳曝气时间 | 第62-66页 |
·曝气器数据对比分析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