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世界论文

中非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以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27页
 (一) 选题来源第11-12页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 研究目的第12-14页
  2. 研究意义第14页
 (三) 概念界定第14-17页
  1. 高等教育第14-15页
  2. 高等教育国际化第15-16页
  3. 教育援助第16页
  4. 校际合作第16-17页
 (四) 文献综述第17-23页
  1. 关于教育国际化的文献研究第17-18页
  2. 关于国际教育援助的文献研究第18页
  3. 关于校际合作的文献研究第18-21页
  4. 关于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研究第21-23页
 (五) 研究设计第23-27页
  1. 研究对象第23-25页
  2. 研究内容第25页
  3. 研究方法第25页
  4. 研究思路第25-27页
一、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宏观背景第27-31页
 (一) 中国高校适应国际化建设的需求第27-28页
 (二) 非洲高校国际化的发展需求第28-29页
 (三) 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第29-31页
二、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合作框架第31-38页
 (一) 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参与主体第31-34页
  1. 政府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第31-32页
  2. 高校的深度参与第32-33页
  3. 国际组织的支持与配合第33-34页
 (二) 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框架内容第34-35页
 (三) 中非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趋势第35-38页
  1. 从援助走向合作第35-36页
  2. 从政府主导走向高校自主第36页
  3. 从短期项目到长期合作第36-38页
三、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主要实践形式第38-48页
 (一) 校际合作的主要模式第38-40页
  1. “1+1+N”捆绑式第38-39页
  2. “系—系”合作模式第39页
  3. 项目推进合作模式第39-40页
  4. 联合基地与合作平台第40页
 (二) 校际合作的主要特色第40-48页
  1. 海外办学本土化第40-42页
  2. 联合建立科研机构常态化第42-44页
  3. 专业培训教师系统化第44-45页
  4. 教师交流共享化第45-46页
  5. 非洲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合理化第46-48页
四、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存在的问题第48-55页
 (一) 经费不足,难以持续第48-50页
 (二) 对非洲本土教育问题的忽视第50-53页
  1. 非洲高校模式不同第50-52页
  2. 忽略宗教的影响第52-53页
 (三) 政府、高校的职能分配模糊第53页
 (四) 灵活性差,透明度低第53-54页
 (五) 主客观因素导致部分项目的中断第54-55页
五、2015年后议程下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发展方向第55-59页
 (一) 建立长期的中非援助政策第55-56页
 (二) 立足非洲本土的教育问题第56-57页
 (三) 划拨专项经费,保证经费充足第57页
 (四) 第三方企业的参与第57-58页
 (五) 重在落实第58-59页
结束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世纪走向强盛的德国高等教育研究
下一篇:新奥运周期中外艺术体操运动员个人项目棒操成套动作编排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