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乙烯和赤霉素参与调节完全淹水诱导的水稻根表锰膜形成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缩略语(Abbreviations)第15-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36页
 第一节 水稻根表铁锰膜研究进展第16-25页
  1 水稻根表铁膜组成及性质第16-17页
  2 水稻根表铁膜的分布状况第17-18页
  3 水稻根表铁膜形成的机理第18-20页
   ·水稻根表铁膜形成的生理机理第18-20页
   ·水稻根表铁膜形成可能的分子机理第20页
  4 水稻根表铁膜的生态学效应第20-22页
   ·水稻根表铁膜的营养效应第21页
   ·水稻根表铁膜的环境保护效应第21-22页
  5 影响水稻根表铁锰膜形成的因素第22-24页
   ·土壤溶液中铁离子活度影响水稻根表铁膜数量第22页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和土壤溶液pH影响水稻根表铁膜数量第22-23页
   ·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影响水稻根表铁膜数量第23页
   ·根系辐射氧损失(ROL)影响水稻根表铁膜数量第23页
   ·根表酶氧化作用影响水稻根表铁膜数量第23页
   ·根际铁氧化细菌影响水稻根表铁膜数量第23-24页
   ·植物种类影响水稻根表铁膜数量第24页
  6 结语第24-25页
 第二节 水稻淹水胁迫研究进展第25-36页
  1. 淹水胁迫对水稻植株引起的伤害第25-27页
   ·水稻淹水伤害的表观症状第25-26页
   ·组织缺氧参与水稻淹水胁迫引起的伤害第26页
   ·水稻淹水后伤害第26-27页
  2 水稻对淹水胁迫的适应性第27-36页
   ·水稻适应淹水胁迫的结构特点第27页
   ·水稻适应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第27-29页
     ·淹水促进茎叶生长第27-28页
     ·碳水化合物的储备第28页
     ·氮和磷的供给第28-29页
   3 植物激素乙烯在淹水胁迫中的作用第29-32页
   ·淹水过程中乙烯的积累第29-30页
   ·乙烯介导的淹水适应第30-32页
   4 深水稻及低地水稻淹水胁迫中乙烯和其他植物激素互作研究第32-34页
   5 结语第34-36页
第二章 乙烯介导完全淹水诱导的水稻根系锰膜形成第36-54页
 摘要第36-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实验材料第39-40页
   ·化学试剂第40页
   ·主要方法第40-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48页
   ·完全淹水促进水稻根表锰膜形成第41-43页
   ·完全淹水诱导水稻乙烯合成基因表达第43-45页
   ·烯前体对水稻根色的影响第45页
   ·乙烯对水稻根表锰膜的调节第45-46页
   ·乙烯参与水稻根系锰膜形成的诱导第46-47页
   ·完全淹水通过乙烯促进水稻根表锰膜形成第47-48页
 3 讨论第48-54页
   ·完全淹水胁迫和乙烯诱导皆促进水稻根表锰膜形成第48-50页
   ·完全淹水胁迫能够诱导水稻根系乙烯释放第50-51页
   ·完全淹水胁迫对稻根表锰膜的促进作用或许通过乙烯完成第51-52页
   ·乙烯对锰膜的调控属植物激素的生物学诱导作用第52-54页
第三章 赤霉素对水稻根系表面锰/铁膜含量调节作用第54-70页
 摘要第54-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实验材料第56-57页
   ·化学试剂第57页
   ·主要方法第57-5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8-67页
   ·赤霉素对水稻根色的影响第58-59页
   ·赤霉素调节水稻根表锰/铁膜含量的浓度效应第59-60页
   ·赤霉素调节水稻根表锰/铁膜含量的时间效应第60-62页
   ·赤霉素处理后水稻根表锰、铁离子分布密度分析第62-63页
   ·Mn~(2+)/Fe~(2+)诱导条件下赤霉素对水稻根表锰/铁膜含量的调节第63-65页
   ·赤霉素调节水稻根表锰/铁膜含量的普遍性第65-67页
 3 讨论第67-70页
第四章 完全淹水下赤霉素参与乙烯介导的水稻根系锰膜形成第70-80页
 摘要第70-7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3-74页
   ·实验材料第73页
   ·化学试剂第73页
   ·主要方法第73-7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4-77页
   ·乙烯前体及赤霉素对水稻根色的影响第74-75页
   ·淹水诱导水稻赤霉素合成基因表达第75-76页
   ·赤霉素和乙烯协同调控水稻根表锰膜含量第76-77页
 3 讨论第77-80页
第五章 赤霉素及Mn~(2+)、Fe~(2+)诱导对水稻幼苗体内营养元素(Fe、Mn、P、K、Mg)吸收的影响第80-110页
 摘要第80-8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4-85页
   ·实验材料第84页
   ·化学试剂第84页
   ·主要方法第84-8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5-96页
   ·赤霉素调节水稻根表P、K、Mg等元素含量的浓度效应第85-87页
   ·赤霉素调节水稻根表P、K、Mg等元素含量的时间效应第87-89页
   ·赤霉素和Mn~(2+)诱导对水稻体内及根表Fe、Mn元素含量的影响第89-90页
   ·赤霉素和Mn~(2+)诱导对水稻体内及根表P、K、Mg等元素含量的影响第90-92页
   ·赤霉素和Fe~(2+)诱导对水稻体内Fe、Mn元素含量影响第92-93页
   ·赤霉素和Fe~(2+)诱导对水稻体内及根表P、K、Mg等元素含量影响第93-96页
 3 讨论第96-110页
   ·赤霉素影响水稻体内Fe、Mn、P、K、Mg等元素吸收第96页
   ·Mn~(2+)、Fe~(2+)诱导影响水稻体内Fe、Mn、P、K、Mg等元素吸收第96-97页
   ·赤霉素和Mn~(2+)、Fe~(2+)互作对水稻体内Fe、Mn、P、K、Mg等元素吸收的影响第97-98页
   ·GA_3和Mn~(2+)/Fe~(2+)诱导的锰/铁膜影响水稻营养元素吸收的可能机制第98-110页
全文结论第110-112页
创新点第112-114页
存在问题和展望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42页
附表Ⅰ第142-143页
附表Ⅱ第143-146页
附表Ⅲ第146-148页
附表Ⅳ第148-15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待发表)的研究论文及其它第150-152页
致谢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江苏分离株基因组特征与致病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