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 | 第11-15页 |
·分类 | 第11-12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12-14页 |
·流行病学特点 | 第14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 | 第14-15页 |
·致病机制 | 第15页 |
2. 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 | 第16-17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特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3. 毒力因子的研究 | 第19-25页 |
·黏附素相关因子 | 第20-21页 |
·荚膜蛋白 | 第21页 |
·细胞壁 | 第21-22页 |
·毒素PMT | 第22页 |
·铁调节外膜蛋白 | 第22-24页 |
·外膜蛋白 | 第24-25页 |
实验一 健康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 第25-34页 |
1 材料 | 第25-27页 |
·样本及对照菌株的来源 | 第25页 |
·主要设备、试剂 | 第25-26页 |
·培养基 | 第26-27页 |
·实验动物 | 第27页 |
2 方法 | 第27-31页 |
·健康牛鼻拭样品的采集 | 第27页 |
·分离、纯化、培养 | 第27页 |
·细菌的鉴定 | 第27-29页 |
·分离株的PCR快速鉴定 | 第29-31页 |
·动物致病性试验 | 第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采样的检出结果 | 第31页 |
·病原菌分离培养及培养特性 | 第31页 |
·生化鉴定结果 | 第31-32页 |
·分离株药敏试验结果 | 第32页 |
·PCR鉴定结果 | 第32-33页 |
·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 | 第33页 |
4 讨论 | 第33-34页 |
实验二 不同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荚膜和毒力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4-48页 |
1 材料 | 第34-35页 |
·菌种 | 第34页 |
·主要生物试剂 | 第34-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主要缓冲液 | 第35页 |
2 方法 | 第35-39页 |
·两种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5页 |
·引物及PCR反应体系 | 第35-37页 |
·PCR产物的回收 | 第37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7-38页 |
·DNA的连接及转化 | 第38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8-39页 |
3 结果 | 第39-46页 |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39-41页 |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结果 | 第41-42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 第42-43页 |
·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43-46页 |
4 讨论 | 第46-48页 |
全文结论 | 第48页 |
创新点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