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性技术联盟构建及运行管理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7页 | 
| 1 引言 | 第17-37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7-23页 | 
| ·选题背景 | 第17-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9-37页 | 
| ·技术路线图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35页 | 
| ·论文结构框架 | 第35-37页 |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方法 | 第37-53页 | 
| ·基础理论 | 第37-45页 | 
| ·价值链理论 | 第37-40页 | 
| ·社会网络理论 | 第40-41页 | 
| ·博弈理论 | 第41-44页 |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44-45页 | 
| ·基本方法 | 第45-51页 | 
| ·蚁群算法 | 第46-47页 | 
| ·纳什均衡模型 | 第47-48页 |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48-49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3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共性技术联盟构建 | 第53-81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组成模式及价值链 | 第53-59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组成模式 | 第53-56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价值链及其特点 | 第56-59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 | 第59-70页 | 
| ·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59-60页 | 
| ·基于蚁群算法的合作伙伴选择模型 | 第60-70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成员的利益分配 | 第70-80页 | 
| ·利益影响因素与分配原则 | 第70-72页 | 
| ·基于纳什均衡的利益分配模型 | 第72-77页 | 
| ·利益分配实证分析 | 第77-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4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运行管理 | 第81-111页 | 
| ·联盟运行驱动机理及要素分类 | 第81-86页 | 
| ·运行驱动机理的内涵 | 第82页 | 
| ·市场驱动 | 第82-84页 | 
| ·资本驱动 | 第84-85页 | 
| ·技术驱动 | 第85-86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运行机制 | 第86-90页 | 
| ·收益与风险匹配 | 第86-87页 | 
| ·绩效与激励匹配 | 第87-88页 | 
| ·协调与约束匹配 | 第88-89页 | 
| ·冲突与动态调整匹配 | 第89-90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运行的风险清单 | 第90-105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的风险成因 | 第90-92页 | 
| ·基于价值链的联盟风险类别 | 第92-94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运行风险因素分析 | 第94-101页 | 
| ·联盟重要风险因素的筛选 | 第101-105页 | 
| ·基于风险承受能力的联盟应对策略 | 第105-109页 | 
| ·风险承受线的概念与确定 | 第105-107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的风险应对策略 | 第107-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 5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绩效评价 | 第111-135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绩效评价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111-115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绩效评价的内涵及特点 | 第111-113页 | 
| ·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113-115页 | 
| ·产业共性技术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15-123页 | 
| ·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115-116页 | 
|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 第116-118页 |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118-123页 | 
| ·基于模糊综合法的产业共性技术联盟绩效评价 | 第123-132页 | 
|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124-128页 | 
| ·绩效评价结果的确定 | 第128-132页 | 
| ·联盟绩效评价对伙伴选择、风险管理的回馈综合分析 | 第132-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 6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135-139页 | 
| ·主要结论 | 第135-136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36-137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37-1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9-145页 | 
| 附录A | 第145-151页 | 
| 附录B | 第151-153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3-15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