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必要性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选题意义和必要性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风险管理理论与相关模型 | 第16-22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6-18页 |
·商业贷款理论 | 第16-17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页 |
·金融脆弱性理论 | 第17-18页 |
·《巴赛尔协议》对操作风险的界定 | 第18页 |
·模型概述 | 第18-22页 |
·应用财务指标比率估测违约率的Z评分模型和ZETA模型 | 第19-20页 |
·应用信用质量等级转移的Credit Metrics模型 | 第20-21页 |
·应用市场价值的违约KMV模型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总体分析 | 第22-29页 |
·风险表现 | 第22-26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我国信用卡发展特点 | 第24-25页 |
·信用卡风险表现 | 第25-26页 |
·风险根源 | 第26-29页 |
·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 第26页 |
·信用评估制度不完善 | 第26-27页 |
·发卡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27页 |
·营销人员管理问题 | 第27页 |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7-29页 |
第4章 信用卡风险识别 | 第29-37页 |
·标准法风险识别 | 第29-30页 |
·标准法下信用风险资本计提标准 | 第29页 |
·商业银行使用标准法计量的操作风险监管资本 | 第29-30页 |
·内部评价法下风险识别 | 第30-32页 |
·指标法风险识别 | 第32-33页 |
·工商银行内部控制中信用卡风险识别 | 第33-37页 |
·评价体系的应用框架 | 第33-35页 |
·风险评价方法 | 第35-37页 |
第5章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案例分析 | 第37-42页 |
·A商业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案例 | 第37-39页 |
·B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案例 | 第39-42页 |
第6章 加强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控制管理的相关建议 | 第42-46页 |
·完善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制度 | 第42-44页 |
·建立合理的信用卡发行标准 | 第42页 |
·完善内部数据库 | 第42-43页 |
·完善征信评价系统 | 第43页 |
·规范授信审查流程 | 第43-44页 |
·不断完善并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 | 第44-45页 |
·不断完善对风险度量模型的应用 | 第44页 |
·不断完善对信用评分模型的应用 | 第44-45页 |
·完善信用卡风险相关法律法规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