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野生动物非损伤研究方法的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类固醇激素非损伤性测定的应用领域 | 第13-14页 |
·野生动物粪便雌二醇测定研究进展 | 第13页 |
·野生动物粪便睾酮测定研究进展 | 第13页 |
·野生动物粪便糖皮质激素测定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类固醇激素测定的常用方法 | 第14页 |
·野生动物免疫球蛋白测定的应用领域 | 第14-18页 |
·免疫球蛋白的种类 | 第14-15页 |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功能 | 第15页 |
·野生动物免疫球蛋白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免疫球蛋白测定方法介绍 | 第17页 |
·野生动物粪便免疫球蛋白研究展望 | 第17-18页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的原理和种类 | 第18页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的原理 | 第18页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常用种类 | 第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18-21页 |
2 大熊猫粪团表层和内部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差异 | 第21-27页 |
·实验地点概况 | 第21-22页 |
·研究对象及采样时间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粪样的采集和处理 | 第22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2-23页 |
·粪样激素的提取 | 第23页 |
·类固醇激素的测定 | 第23页 |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研究结果 | 第24-25页 |
·粪团表层和内部雌二醇含量测定 | 第24页 |
·粪团表层和内部睾酮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粪团表层和内部皮质醇含量测定 | 第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3 大熊猫性别判定的性激素非损伤测定途径 | 第27-38页 |
·实验地点概况 | 第27-28页 |
·研究对象及采样时间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粪样的采集和处理 | 第2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8-29页 |
·粪样激素的提取 | 第29页 |
·类固醇激素的测定 | 第29页 |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研究结果 | 第29-36页 |
·春季雌雄大熊猫粪便性激素测定 | 第29-31页 |
·春季雌雄大熊猫粪便雌二醇含量 | 第29-30页 |
·春季雌雄大熊猫粪便睾酮含量 | 第30-31页 |
·秋季雌雄大熊猫粪便性激素测定 | 第31-32页 |
·秋季雌雄大熊猫粪便雌二醇含量 | 第31-32页 |
·秋季雌雄大熊猫粪便睾酮含量 | 第32页 |
·冬季雌雄大熊猫粪便性激素测定 | 第32-34页 |
·冬季雌雄大熊猫个体粪便雌二醇含量 | 第32-33页 |
·冬季雌雄大熊猫个体粪便睾酮含量 | 第33-34页 |
·雌雄大熊猫粪便雌二醇含量差异比较 | 第34-35页 |
·雌雄大熊猫粪便睾酮含量差异比较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采用大熊猫粪样性激素水平判定性别的可行性 | 第36-37页 |
·野生大熊猫种群性比判定的可行性 | 第37-38页 |
4 大熊猫繁育应激生理状态的非损伤性测定 | 第38-47页 |
·实验地点 | 第38页 |
·研究对象及采样时间 | 第38-39页 |
·研究对象 | 第38-39页 |
·采样时间 | 第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1页 |
·粪样的采集和处理 | 第39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9-40页 |
·粪样激素的提取 | 第40页 |
·类固醇激素的测定 | 第40页 |
·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研究结果 | 第41-44页 |
·雄性大熊猫对人工采精的应激反应 | 第41-42页 |
·大熊猫对人工授精的应激反应 | 第42-43页 |
·大熊猫生产前后的应激反应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7页 |
·大熊猫粪便皮质醇对应激生理状态的指示作用 | 第44-45页 |
·大熊猫繁育应激生理监测对管护的指示作用 | 第45-47页 |
5 圈养普氏野马繁殖和应激生理的非损伤性研究 | 第47-64页 |
·研究地点、研究对象及采样时间 | 第48-49页 |
·研究地点 | 第48页 |
·研究对象及采样时间 | 第48-49页 |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9页 |
·激素提取 | 第49-50页 |
·激素的测定 | 第50页 |
·数据分析 | 第50页 |
·研究结果 | 第50-59页 |
·雄性普氏野马粪便睾酮水平的季相变化 | 第50-52页 |
·成年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水平的季相变化 | 第52-58页 |
·雄性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水平的季相变化 | 第52-54页 |
·未孕雌性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水平的季相变化 | 第54-55页 |
·妊娠雌性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水平的季相变化 | 第55-57页 |
·未孕雌性普氏野马与妊娠雌性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水平的比较 | 第57-58页 |
·未孕雌性普氏野马与雄性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水平的比较 | 第58页 |
·雄性普氏野马粪便睾酮与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4页 |
·普氏野马粪样睾酮水平对雄性发情期的指示作用 | 第59-60页 |
·普氏野马粪样皮质醇水平对应激生理的指示作用 | 第60-62页 |
·雄性普氏野马睾酮水平与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第62-64页 |
6 圈养普氏野马免疫生理状态的非损伤性研究 | 第64-81页 |
·研究地点、研究对象及采样时间 | 第64-65页 |
·研究地点 | 第64页 |
·研究对象及采样时间 | 第64-65页 |
·研究方法 | 第65-66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65页 |
·粪便免疫球蛋白的提取 | 第65-66页 |
·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 第66页 |
·数据分析 | 第66页 |
·研究结果 | 第66-78页 |
·成年普氏野马粪便免疫球蛋白IgG水平的季相变化 | 第66-69页 |
·雌性成年普氏野马粪便IgG浓度的季相变化 | 第66-67页 |
·雄性普氏野马粪便IgG浓度的季相变化 | 第67-68页 |
·雌雄普氏野马粪便IgG浓度的比较 | 第68-69页 |
·成年普氏野马粪便免疫球蛋白IgM浓度的季相变化 | 第69-71页 |
·雌性普氏野马粪便IgM浓度的季相变化 | 第69页 |
·雄性普氏野马粪便IgM浓度的季相变化 | 第69-70页 |
·雌雄普氏野马粪便IgM浓度的比较 | 第70-71页 |
·成年普氏野马粪便免疫球蛋白IgA浓度的季相变化 | 第71-75页 |
·雌性普氏野马粪便IgA浓度的季相变化 | 第71-72页 |
·雄性普氏野马粪便IgA浓度的季相变化 | 第72-74页 |
·雌雄普氏野马粪便IgA浓度的比较 | 第74-75页 |
·成年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与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 | 第75-78页 |
·雄性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与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 | 第75-76页 |
·雌性普氏野马粪便皮质醇与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 | 第76-78页 |
·讨论 | 第78-81页 |
·普氏野马粪便免疫球蛋白水平对免疫力的指示作用 | 第78-79页 |
·普氏野马应激与免疫生理的相关关系分析 | 第79-81页 |
7 放归普氏野马应激和免疫生理状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 第81-101页 |
·研究地点、研究对象及采样时间 | 第81-82页 |
·研究地点 | 第81页 |
·研究对象及采样时间 | 第81-82页 |
·放归普氏野马繁殖群 | 第81页 |
·马胃蝇幼虫感染的放归普氏野马 | 第81-82页 |
·研究方法 | 第82-84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82-83页 |
·激素提取 | 第83页 |
·粪便免疫球蛋白的提取 | 第83页 |
·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 第83-84页 |
·数据分析 | 第84页 |
·研究结果 | 第84-95页 |
·普氏野马放归前后的应激水平比较 | 第84-86页 |
·马胃蝇幼虫感染数量与粪便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 第86-89页 |
·马胃蝇幼虫感染数量与粪便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 | 第89-90页 |
·马胃蝇幼虫感染数量与粪便睾酮水平的相关性 | 第90-91页 |
·粪便皮质醇水平与粪便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 | 第91-94页 |
·粪便皮质醇水平与粪便睾酮水平的相关性 | 第94-95页 |
·讨论 | 第95-101页 |
·放归对普氏野马是一种应激源 | 第95-97页 |
·马胃蝇幼虫感染抑制普氏野马免疫机能 | 第97-98页 |
·马胃蝇幼虫感染导致普氏野马应激生理的弱化 | 第98-99页 |
·睾酮是普氏野马较为稳定的生理指标 | 第99页 |
·普氏野马免疫机能受应激水平影响 | 第99页 |
·皮质醇与睾酮的生物学关系尚不确定 | 第99-101页 |
8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6页 |
个人简介 | 第116-117页 |
导师简介 | 第117-118页 |
成果清单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