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部分 人ULK1的表达和纯化 | 第11-3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自噬概述 | 第11页 |
·自噬的分类 | 第11-13页 |
·自噬的过程与分子机制 | 第13-19页 |
·自噬过程简介 | 第14页 |
·酵母Atg1复合物的结构 | 第14-15页 |
·高等真核生物中的Atg1 / ULK复合物 | 第15-17页 |
·Atg1 / ULK1复合物的调控 | 第17-19页 |
·自噬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基本作用 | 第19-20页 |
·自噬与凋亡的关系 | 第19页 |
·自噬和肿瘤的关系 | 第19-20页 |
·自噬与人类疾病 | 第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2-28页 |
·材料 | 第22页 |
·质粒和受体菌 | 第22页 |
·酶和主要生化试剂 | 第22页 |
·引物的合成与测序 | 第22页 |
·培养基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8页 |
·引物设计 | 第22-23页 |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25页 |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25-26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26-27页 |
·融合蛋白的酶切及成熟蛋白的纯化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33页 |
·目的基因的获得 | 第28页 |
·PET-28A-SUMO- ULK1重组载体的构建与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28-29页 |
·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UMO- ULK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29-31页 |
·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29页 |
·蛋白表达量与诱导时间的关系 | 第29页 |
·蛋白表达量与细菌密度的关系 | 第29-30页 |
·蛋白表达量与IPTG浓度的关系 | 第30-31页 |
·包涵体与可溶性蛋白的分析 | 第31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3-36页 |
第二部分 MIRNAS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中G4R1表达调控的研究 | 第36-5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36-39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9-49页 |
·材料 | 第39-40页 |
·细胞 | 第39页 |
·质粒和受体菌 | 第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9-40页 |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引物的合成与测序 | 第40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0-41页 |
·LB培养基 | 第40页 |
·含 10%胎牛血清DMEM完全培养基 | 第40-41页 |
·Western Blot实验相关试剂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9页 |
·miRNA预测分析 | 第41页 |
·引物设计 | 第41-42页 |
·mi RNAs表达质粒构建 | 第42-43页 |
·DHX36(G4R1)基因 3’UTR序列的克隆及突变 | 第43-45页 |
·细胞培养 | 第45-46页 |
·细胞转染(以24孔板为例) | 第46页 |
·Western Blot法检测G4R1蛋白的表达 | 第46-48页 |
·Gluc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第48-49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MIR-30A、MIR-150、MIR-340及MIR-200B/C与G4R13’UTR具有互补结合位点 | 第49页 |
·成功构建PGK-GLUC-G4R1-3’UTR载体 | 第49-50页 |
·G4R1GLUC荧光素酶活性受MIR-30A、MIR-150、MIR-340及MIR-200B/C调节 | 第50页 |
·MIR-30A抑制G4R1的蛋白表达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