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背景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调度车间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 | 第14-15页 |
| ·车间调度问题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遗传退火算法可行性分析 | 第16-1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用改进的遗传退火算法求解静态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 第19-33页 |
|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假设 | 第19页 |
| ·作业车间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 ·设计改进的遗传退火算法 | 第20-25页 |
| ·设计基于工序的编码方式 | 第20-21页 |
| ·解码方式 | 第21页 |
| ·设计适应度函数 | 第21-22页 |
| ·轮盘选择操作 | 第22-23页 |
| ·设计改进的交叉操作 | 第23-24页 |
| ·设计改进的变异操作 | 第24页 |
| ·自适应交叉变异概率 | 第24-25页 |
| ·模拟退火算法设计 | 第25-26页 |
| ·扰动函数的设计 | 第25页 |
| ·Metropolis准则 | 第25-26页 |
| ·确定初始温度 | 第26页 |
| ·设计指数降温函数 | 第26页 |
| ·种群数量的选取 | 第26页 |
| ·遗传退火算法流程 | 第26-28页 |
| ·实例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 ·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 ·算法比较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基于生产过程不确定性的动态调度优化 | 第33-42页 |
| ·动态调度分类及策略 | 第33-34页 |
| ·动态调度问题分类 | 第33-34页 |
| ·动态调度策略 | 第34页 |
| ·滚动窗口再调度法 | 第34-35页 |
| ·车间动态问题求解过程 | 第35-38页 |
| ·动态调度流程 | 第35-36页 |
| ·模型修正 | 第36-38页 |
| ·算例仿真 | 第38-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车间调度系统研发与实现 | 第42-57页 |
| ·车间调度系统的目标与关键点 | 第42-43页 |
| ·车间调度系统的目标 | 第42-43页 |
| ·调度系统设计的关键点 | 第43页 |
| ·系统功能及框架 | 第43-45页 |
| ·系统的开发平台和运行环境 | 第45-46页 |
| ·调度系统调用MATLAB源程序 | 第46-48页 |
| ·MATLAB生产COM组件 | 第47-48页 |
| ·Delphi调用COM组件 | 第48页 |
| ·系统运行界面 | 第48-56页 |
| ·实时数据读取 | 第48-49页 |
| ·系统界面登陆 | 第49-50页 |
| ·数据管理模块 | 第50-52页 |
| ·结果输出模块 | 第52页 |
| ·动态调度 | 第52-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总结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