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微博垃圾信息检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研究现状第12-16页
     ·垃圾用户检测第12-15页
     ·垃圾微博检测第15-16页
   ·论文研究内容与贡献第16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6-18页
第2章 国内外相关工作第18-26页
   ·互联网中的垃圾问题第18-20页
     ·电子邮件中的垃圾问题第18页
     ·搜索引擎中的垃圾问题第18-19页
     ·Web 2.0上的垃圾问题第19-20页
   ·微博中的垃圾问题第20-22页
     ·僵尸粉用户第20-21页
     ·营销类型用户第21页
     ·垃圾微博第21-22页
   ·社交网络中的垃圾信息研究第22-24页
     ·社交网络中的垃圾问题第22页
     ·社交网络平台中的垃圾信息检测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微博用户特征分析第26-34页
   ·引言第26页
   ·微博数据获取第26-27页
   ·用户特征分析第27-32页
     ·用户基本特征分析第27-28页
     ·用户行为特征分析第28-31页
     ·用户社交关系分析第31-32页
   ·基于用户特征的用户分类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微博垃圾用户检测第34-54页
   ·引言第34-35页
   ·垃圾用户检测总体框架第35-36页
   ·正常/垃圾得分计算方法第36-39页
   ·基于重复微博检测潜在垃圾用户第39-42页
     ·重复信息图第40页
     ·重复指数计算第40-42页
   ·结合用户特征的垃圾用户过滤第42-43页
   ·实验结果第43-52页
     ·实验说明第43-44页
     ·特征筛选第44-46页
     ·僵尸粉检测实验结果第46-50页
     ·营销用户检测实验结果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5章 垃圾微博检测第54-64页
   ·引言第54-55页
   ·垃圾微博检测流程第55页
   ·数据选取及特征提取第55-58页
     ·实验微博选取第55-56页
     ·微博文本特征第56-57页
     ·非文本特征第57-58页
   ·结合用户可信度的垃圾微博过滤第58页
   ·实验结果第58-62页
     ·实验数据说明第58-59页
     ·特征筛选第59-60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4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7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降维的骨干网流量异常检测研究
下一篇:内容中心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