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目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30页 |
一、重金属与人体健康简介 | 第17-25页 |
二、风险评估简介 | 第25-27页 |
三、砷形态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目的与创新点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主要工作量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珠三角市售鸡肉和鸡内脏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第33-65页 |
第一节 采样区域概况与采样信息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一、样品采集及简单预处理 | 第34-35页 |
二、重金属总量的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36页 |
四、数据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肉鸡组织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第37-63页 |
一、鸡肉和鸡内脏组织As的分布特征 | 第37-41页 |
二、鸡肉和鸡内脏组织Cd的分布特征 | 第41-42页 |
三、鸡肉和鸡内脏组织Co的分布特征 | 第42-43页 |
四、鸡肉和鸡内脏组织Cr的分布特征 | 第43-45页 |
五、鸡肉和鸡内脏组织Cu的分布特征 | 第45-46页 |
六、鸡肉和鸡内脏组织Mn的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七、鸡肉和鸡内脏组织Ni的分布特征 | 第47-48页 |
八、鸡肉和鸡内脏组织Pb的分布特征 | 第48-50页 |
九、鸡肉和鸡内脏组织Se的分布特征 | 第50-51页 |
十、鸡肉和鸡内脏组织Zn的分布特征 | 第51-52页 |
十一、组织样品重金属的正态分布检验 | 第52-55页 |
十二、鸡饲料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第55-56页 |
十三、鸡肉和鸡内脏组织重金属的分布规律 | 第56-63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三章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 第65-97页 |
第一节 非致癌风险与致癌风险评估 | 第70-89页 |
一、鸡肉和鸡内脏膳食导致的人体重金属暴露 | 第70-79页 |
二、非致癌风险评估 | 第79-86页 |
三、致癌风险评估 | 第86-89页 |
第二节 讨论 | 第89-94页 |
一、健康指导值与食品安全 | 第89-91页 |
二、权重分析与推荐摄入量 | 第91-94页 |
第三节 不确定性说明 | 第94-95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四章 鸡肉组织的砷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 第97-11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97-98页 |
第二节 仪器与试剂 | 第98-101页 |
一、主要仪器 | 第98页 |
二、试剂与样品 | 第98-101页 |
三、仪器分析 | 第101页 |
第三节 实验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分析 | 第101-103页 |
一、重金属总量的测定方法 | 第101页 |
二、砷形态的测定方法 | 第101-102页 |
三、建立砷形态萃取方法的技术路线 | 第102-103页 |
四、数据分析 | 第103页 |
第四节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3-116页 |
一、影响因素的筛选 | 第103-107页 |
二、微波辅助萃取方法的进一步优化 | 第107-113页 |
三、HPLC-ICP-MS方法及方法验证 | 第113-116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五章 华南地区典型海产养殖区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研究 | 第117-133页 |
第一节 研究区域 | 第117-118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118-121页 |
一、样品采集及简单预处理 | 第118页 |
二、仪器与试剂 | 第118-119页 |
三、重金属总量的测定方法 | 第119-120页 |
四、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 | 第120-121页 |
第三节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规律与生态风险 | 第121-129页 |
一、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第121-124页 |
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 第124-125页 |
三、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来源分析 | 第125-127页 |
四、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 | 第127-129页 |
第四节 沉积柱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沉积能量 | 第129-132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133-135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133-134页 |
第二节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53页 |
附录A | 第153-16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5-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