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地浸矿山资源储量三维动态管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S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现状 | 第10页 | 
| ·国内外数字矿山软件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资源储量动态管理要求 | 第15-17页 | 
| ·储量动态管理任务 | 第15页 | 
| ·资源储量估算 | 第15-16页 | 
| ·矿山资源储量台帐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某地浸矿山矿区地质概况 | 第17-19页 | 
| ·矿区地理位置与地层 | 第17页 | 
| ·矿区构造 | 第17-18页 | 
|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 第18页 | 
| ·矿区层间氧化带类型 | 第18页 | 
| ·矿床控矿因素与成因 | 第18-19页 | 
| 第四章 建模数据与钻孔数据库管理 | 第19-25页 | 
| ·建模数据规范管理 | 第19-21页 | 
| ·数据收集 | 第19页 | 
| ·数据整理 | 第19-21页 | 
| ·数据结构化管理 | 第21页 | 
| ·钻孔数据库 | 第21-25页 | 
| ·钻孔数据库建立 | 第21-23页 | 
| ·钻孔数据库动态管理 | 第23-25页 | 
| 第五章 不同阶段三维矿体模型建立与对比分析 | 第25-33页 | 
| ·地浸矿床矿体圈定原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勘查结束后矿床三维模型 | 第26-28页 | 
| ·勘查阶段矿床三维模型 | 第26页 | 
| ·地质剖面解译 | 第26-27页 | 
| ·勘查阶段三维矿体模型创建 | 第27-28页 | 
| ·2011 年底矿床三维模型 | 第28-29页 | 
| ·模型形态对比 | 第29-33页 | 
| 第六章 勘查阶段矿床资源储量估算 | 第33-53页 | 
| ·主要含矿层资源储量计算 | 第33-50页 | 
| ·区域化变量的选择 | 第33页 | 
| ·样品点分类 | 第33-35页 | 
| ·特高品位处理 | 第35-37页 | 
| ·样长组合 | 第37-38页 | 
| ·克里格方法的选择 | 第38-39页 | 
| ·变异函数计算与拟合 | 第39-43页 | 
| ·交叉验证 | 第43-45页 | 
| ·块段模型及地质储量估算 | 第45-50页 | 
| ·次要含矿层矿体资源储量计算 | 第50-53页 | 
| 第七章 生产至2011年底矿床资源储量估算 | 第53-69页 | 
| ·区域化变量的选择 | 第53页 | 
| ·样品点分类 | 第53-54页 | 
| ·特高品位处理 | 第54-55页 | 
| ·样长组合 | 第55-57页 | 
| ·克里格方法选择 | 第57-58页 | 
| ·变异函数计算与拟合 | 第58-61页 | 
| ·交叉验证 | 第61-64页 | 
| ·克里格法品位估值与模型资源储量计算 | 第64-69页 | 
| 第八章 资源储量动态管理 | 第69-81页 | 
| ·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基本概念 | 第69-71页 | 
| ·各块段资源储量变动情况 | 第71-81页 | 
| 结论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