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页 |
| ·寻星装置综述 | 第13-16页 |
| ·天文望远镜种类及特点 | 第13-14页 |
| ·架台的分类及特点 | 第14-16页 |
| ·当前赤道仪产业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 第2章 相关天文理论基础 | 第18-32页 |
| ·天球和天球上的基本圈点 | 第18-20页 |
| ·天体坐标系 | 第20-22页 |
| ·地平坐标系 | 第20-21页 |
| ·时角坐标系 | 第21-22页 |
| ·赤道坐标系 | 第22页 |
| ·各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 第22-23页 |
| ·赤道坐标系与时角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 第22-23页 |
| ·经度与时角的关系 | 第23页 |
| ·相关天文数值的计算 | 第23-26页 |
| ·各种时间计量系统 | 第23-24页 |
| ·儒略日 | 第24页 |
| ·本地恒星时 | 第24-25页 |
| ·时角HA | 第25页 |
| ·时角与赤纬和水平方位角与垂直高度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 第25页 |
| ·时间的计量 | 第25-26页 |
| ·星体观测的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 ·星体和星等的命名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3章 算法研究 | 第32-54页 |
| ·月球运转轨迹推算 | 第32-34页 |
| ·赤道仪控制算法研究 | 第34-42页 |
| ·模拟PID控制原理 | 第34-36页 |
| ·数字PID控制算法 | 第36-38页 |
| ·不同情况下控制算法的选择 | 第38页 |
| ·PID控制算法的参数选择 | 第38-40页 |
| ·常用的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 第40页 |
| ·常规 PID 算法的不足及其发展趋势 | 第40-42页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算法 | 第42-51页 |
| ·单神经元模型 | 第42-43页 |
| ·神经网络的基本学习规则 | 第43-44页 |
| ·BP神经网络结构 | 第44-45页 |
| ·BP神经网络算法推导及其优缺点 | 第45-49页 |
|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设计 | 第49-51页 |
| ·BP神经网络算法仿真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4章 跟踪系统软硬件构成 | 第54-62页 |
| ·跟踪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54-58页 |
| ·跟踪系统的基本硬件构成 | 第54-55页 |
| ·跟踪系统的整体结构 | 第55-56页 |
| ·跟踪系统工作基本原理 | 第56-58页 |
| ·跟踪系统的软件构成 | 第58-61页 |
| ·对月跟踪 | 第58-59页 |
| ·对月推扫 | 第59-60页 |
| ·控制界面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外场实验 | 第62-76页 |
| ·外场实验仪器组成 | 第62-63页 |
| ·搭建实验平台 | 第63-64页 |
| ·极轴校准 | 第64-69页 |
| ·对月推扫方案的选择 | 第69-71页 |
| ·实际对月跟踪观测实验 | 第71-73页 |
| ·误差分析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82-83页 |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