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433MHz无线节点设计及组网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第13-1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结构健康监测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无线信号的结构穿透能力第16-18页
     ·无线传感网络的大数据量传输第18-19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433MHz无线应变节点的设计和研发第21-42页
   ·433MHz无线应变节点的总体设计第21-23页
     ·433MHz无线应变节点的设计要求第21-22页
     ·433MHz无线应变节点的系统架构第22-23页
   ·433MHz无线应变节点的硬件研制第23-33页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第23-26页
     ·主控模块设计第26-28页
     ·电源模块设计第28-29页
     ·433MHz无线节点各模块连接关系第29-30页
     ·传感模块设计第30-33页
     ·电路板设计及抗干扰措施第33页
   ·433MHz无线应变节点的软件研制第33-41页
     ·节点软件开发环境第34页
     ·节点软件工作流程第34-36页
     ·SI4432 芯片控制接口第36-37页
     ·SI4332 芯片寄存器配置第37-39页
     ·SI4432 芯片的中断响应第39-40页
     ·数据采集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多信道基站节点和双射频中转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和研发第42-74页
   ·多信道基站网络架构第42-43页
   ·多信道基站节点的总体设计第43-44页
   ·多信道基站节点的硬件设计和研发第44-52页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第45-47页
     ·USB模块电路设计第47-50页
     ·外围电路设计第50-51页
     ·电路板设计及抗干扰措施第51-52页
   ·多信道基站节点的软件设计和研发第52-64页
     ·节点软件开发环境第52-53页
     ·节点软件整体设计第53-55页
     ·信道模块设计第55-60页
     ·主控模块设计第60-62页
     ·USB芯片固化程序设计第62-64页
   ·双射频中转节点的总体设计第64-65页
   ·双射频中转节点的硬件设计和研发第65-69页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第65-68页
     ·外围电路设计第68页
     ·电路板设计及抗干扰措施第68-69页
   ·双射频中转节点的软件设计和研发第69-72页
     ·节点软件整体设计第69-70页
     ·中转流程设计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四章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软件的设计和研发第74-83页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软件的总体设计第74-75页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第75-76页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上位机软件的设计和研发第76-81页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上位机软件界面第76-78页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上位机软件无线参数寄存器计算第78-80页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上位机软件数据通讯第80-81页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下位机软件的工作流程第81-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433MHz无线节点的性能验证和组网性能验证第83-102页
   ·433MHz无线应变节点的性能测试第83-90页
     ·433MHz无线应变节点的最大采样率第83-84页
     ·433MHz无线应变节点功能测试第84-85页
     ·433MHz无线节点的结构穿透能力测试第85-89页
     ·433MHz无线节点的功耗测试第89-90页
   ·433MHz无线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性能测试第90-98页
     ·433MHz无线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吞吐量测试第90-96页
     ·双射频中转节点验证实验第96-98页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软件的功能验证第98-101页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上位机正确性验证第98-99页
     ·无线节点动态配置系统功能验证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2-104页
   ·全文总结第102页
   ·研究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内移动对象空间查询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ZigBee网络的移动节点RFID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