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生态观及其当代发展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5页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目的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3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0-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3-15页
  (一)研究方法第13页
  (二)创新点第13-15页
第一章 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第15-20页
 一、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来源第15-17页
  (一)对黑格尔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第15-16页
  (二)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第16-17页
 二、马克思生态观的发展历程第17-20页
  (一)人要争取自由、主动改造自然界的生态萌芽第17-18页
  (二)实践人化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第18-19页
  (三)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的成熟第19-20页
第二章 马克思生态观的内涵第20-29页
 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第20-23页
  (一)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第20-21页
  (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纽带第21页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21-22页
  (四)人与人关系的制约第22-23页
 二、对资本主义批判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第23-26页
  (一)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与生态问题第23-25页
  (二)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第25-26页
 三、解决生态问题绿色理念中蕴含生态思想第26-29页
  (一)共产主义是生态和谐的理想社会第26-27页
  (二)尊重与善待自然第27页
  (三)利用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第27-29页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第29-37页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观的继承第29-32页
  (一)对马克思置生态问题于社会背景考察观点的继承第29-30页
  (二)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逻辑框架的继承第30-31页
  (三)对马克思将人、自然与社会统一的观点的继承第31页
  (四)对马克思构建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第31-32页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观的发展第32-34页
  (一)奥康纳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第32-33页
  (二)克沃尔构建革命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第33页
  (三)福斯特重构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第33-34页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发第34-37页
  (一)树立生态环境正义观第34-35页
  (二)建设生态和谐的幸福中国第35-37页
第四章 马克思生态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范导第37-42页
 一、马克思生态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支撑第37-39页
  (一)马克思生态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第37-38页
  (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支撑第38页
  (三)明确正确的生态道德文化价值观向导第38-39页
 二、马克思生态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范导第39-42页
  (一)马克思生态观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实践指南第39-40页
  (二)树立绿色生态消费价值取向第40页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第40-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个人简介及发表的论文第46-47页
致谢第4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茶文化课程设计研究
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