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区锦鸡儿根瘤菌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鄂尔多斯高原概述 | 第11页 |
·锦鸡儿属植物 | 第11-13页 |
·锦鸡儿属植物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分布和分类 | 第12页 |
·锦鸡儿属植物的生态功能 | 第12-13页 |
·锦鸡儿属植物的其它作用 | 第13页 |
·根瘤菌 | 第13-17页 |
·根瘤菌的分类 | 第14-15页 |
·锦鸡儿与根瘤菌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根瘤菌在植物病害中的防治作用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2 锦鸡儿根瘤和根瘤菌的形态特征 | 第18-24页 |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采样区概况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第19页 |
·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根瘤菌的分离 | 第20页 |
·根瘤菌的回接实验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3页 |
·锦鸡儿根瘤的形态 | 第20-21页 |
·锦鸡儿分离根瘤菌的形态 | 第21页 |
·回接实验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根瘤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 | 第24-40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7页 |
·供试菌株 | 第24-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培养基和缓冲液 | 第26-27页 |
·仪器设备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样品DNA的检测 | 第28页 |
·16S rDNA基因PCR扩增 | 第28-29页 |
·扩增产物回收 | 第29-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0页 |
·16SrDNA PCR扩增 | 第30-31页 |
·16SrDNA序列分析和菌种鉴定 | 第31-34页 |
·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4-39页 |
·讨论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4 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40-52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供试菌株 | 第40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0页 |
·培养基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0页 |
·刚果红染色反应 | 第40页 |
·耐盐性测试 | 第40页 |
·耐酸碱性测试 | 第40页 |
·单一碳源的利用 | 第40-41页 |
·单一氮源的利用 | 第41页 |
·对锦鸡儿生长的影响 | 第41页 |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Ⅰ、Ⅱ号菌株的生长曲线 | 第41-42页 |
·刚果红染色反应 | 第42页 |
·耐盐性测试 | 第42-44页 |
·耐酸碱性测试 | 第44-45页 |
·单一碳源的利用 | 第45-47页 |
·单一氮源的利用 | 第47-49页 |
·对锦鸡儿生长的影响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页 |
5 结论 | 第52页 |
6 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