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干草真菌毒素与麦角固醇相关性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 麦角固醇概述 | 第8页 |
2 真菌毒素 | 第8-14页 |
·真菌毒素概述 | 第8-9页 |
·常见真菌毒素 | 第9-14页 |
3 真菌毒素与麦角固醇的关系 | 第14-16页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31页 |
1 试验材料 | 第18-20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0-31页 |
·黄曲霉毒素(AFs)的测定 | 第20-21页 |
·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测定 | 第21-23页 |
·呕吐毒素(DON)的测定 | 第23-24页 |
·赭曲霉毒素-A(OTA)的测定 | 第24-26页 |
·伏马毒素(FBs)的测定 | 第26-28页 |
·T-2毒素的测定 | 第28-29页 |
·麦角固醇的测定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47页 |
1 标准曲线 | 第31-36页 |
·黄曲霉毒素(AFs) | 第31-32页 |
·米赤霉烯酮(ZEN) | 第32-33页 |
·呕吐毒素(DON) | 第33页 |
·赭曲霉毒素-A(OTA) | 第33-34页 |
·伏马毒素(FBs) | 第34-35页 |
·T-2毒素 | 第35页 |
·真菌毒素标准曲线方程 | 第35-36页 |
2 精密度试验 | 第36-37页 |
·日内精密度试验 | 第36页 |
·日间精密度试验 | 第36-37页 |
3 重复性试验 | 第37-38页 |
·黄曲霉毒素(AFs) | 第37-38页 |
·玉米赤霉烯酮(ZEN) | 第38页 |
·呕吐毒素(DON) | 第38页 |
·赭曲霉毒素-A(OTA) | 第38页 |
·伏马毒素(FBs) | 第38页 |
·T-2毒素 | 第38页 |
4 添加回收试验 | 第38-42页 |
·黄曲霉毒素(AFs) | 第38-39页 |
·玉米赤霉烯酮(ZEN) | 第39-40页 |
·呕吐毒素(DON) | 第40页 |
·赭曲霉毒素-A(OTA) | 第40-41页 |
·伏马毒素(FBs) | 第41页 |
·T-2毒素 | 第41-42页 |
5 真菌毒素与麦角固醇回归分析 | 第42-47页 |
·初步测定真菌毒素含量 | 第42页 |
·测定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 | 第42-45页 |
·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Abstract | 第53-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