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导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联系 | 第9页 |
·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 第9-10页 |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路径选择 | 第10页 |
·创新尝试 | 第10-12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 第12-20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第12-13页 |
·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 第13-14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联系 | 第14-20页 |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环节 | 第15-16页 |
·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政治社会化对象的政治倾向 | 第16-17页 |
·政治社会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的影响 | 第17页 |
·政治社会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影响 | 第17-20页 |
3 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 第20-26页 |
·思想政治教育对传播政治文化的作用 | 第20-21页 |
·维持政治文化 | 第20页 |
·改造政治文化 | 第20页 |
·构建政治文化 | 第20-21页 |
·思想政治教育对改造政治价值观的作用 | 第21-22页 |
·传统政治价值观的改造 | 第21页 |
·现代价值观的确立 | 第21-22页 |
·思想政治教育对形成政治态度的作用 | 第22-23页 |
·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政治人格的作用 | 第23-24页 |
·现代公民政治人格的要求 | 第23-24页 |
·促进公民政治人格的形成 | 第24页 |
·思想政治教育对维持和变革政治系统的作用 | 第24-26页 |
4 关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政治社会化的思考 | 第26-36页 |
·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 第26-27页 |
·培养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 | 第26-27页 |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第27页 |
·采取适宜的家庭教养方式 | 第27页 |
·形成正确的家庭价值判断和认知 | 第27页 |
·突出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 | 第27-28页 |
·强化公民教育内容,抓住课程学习的主阵地 | 第27-28页 |
·创新公民教育方法,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 第28页 |
·营造民主化的校园氛围,构建多样化教育布局 | 第28页 |
·发挥党和政府组织的作用 | 第28-32页 |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9-30页 |
·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 第30页 |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对意识形态的合理把握 | 第30-32页 |
·优化大众传媒的宣传路径 | 第32-34页 |
·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 | 第33页 |
·营造良好的传媒环境 | 第33页 |
·畅通民众表达渠道 | 第33-34页 |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 第34-36页 |
5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 第36-40页 |
·有利于促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 | 第36页 |
·有利于培育新型政治公民 | 第36-38页 |
·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第38页 |
·有利于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