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新生代(界)论文

关中盆地古近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特征分析

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第8-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关中盆地沉积地质研究现状与进展第8-9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9-12页
     ·研究内容第9-10页
     ·技术路线第10-12页
第二章 盆地基本地质特征第12-20页
   ·自然地理环境第12页
   ·盆地断裂分布与活动特性第12-14页
   ·盆地新生代地层划分第14-17页
     ·冷水沟组第15-16页
     ·寇家村组第16页
     ·灞河组第16-17页
     ·蓝田组第17页
   ·关中盆地地层格架及地层分布第17-20页
     ·第三系第18页
     ·第四系第18-20页
第三章 古近系地层划分与沉积分布特征第20-27页
   ·剖面地层发育特征第20-22页
     ·红河组(Eh)第20-21页
     ·白鹿塬组(Eb)第21-22页
   ·地层沉积特征第22-27页
     ·红河组(Eh)第22-25页
     ·白鹿塬组(Eb)第25-27页
第四章 盆地结构构造特征对沉积地层的影响第27-36页
   ·基底形态特征第27-28页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第28-30页
   ·盆地古近系主要断裂及对沉积地层的控制第30-33页
     ·近EW向断裂组第30-31页
     ·NW向断裂组第31页
     ·NNE向断裂第31-33页
   ·断裂构造期次第33-36页
第五章古近系主要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展布第36-50页
   ·沉积岩性特征与沉积相主要标志第36-37页
     ·颜色第36页
     ·沉积岩的碎屑成分和岩石类型第36页
     ·沉积岩的结构第36-37页
     ·沉积岩的构造第37页
     ·地球物理学标志第37页
   ·测井相与沉积相判识第37-39页
     ·利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和沉积环境的原理第37页
     ·岩电关系及曲线选择第37-38页
     ·测井曲线形态与沉积环境第38页
     ·从测井曲线类型判断沉积环境成因第38-39页
   ·研究区典型沉积相特征第39-43页
     ·冲(洪)积相第40页
     ·河流相第40-42页
     ·浅湖相第42-43页
   ·主要层位沉积相发育特征第43-50页
     ·红河组第44-47页
     ·白鹿塬组第47-50页
第六章 古近系物源分区与古地理特征第50-55页
   ·古近系地层岩石组份分区与物源第50-52页
     ·砂岩岩屑颗粒分区特征第50-51页
     ·砂岩轻矿物分区特征第51-52页
     ·物源特征第52页
   ·古近纪古地理特征第52-55页
     ·古近纪始新世古地理特征第53-54页
     ·古近纪渐新世古地理特征第54-55页
第七章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辫状河储层隔夹层地质建模研究--以M区块为例
下一篇:小型地震采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