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油田热寺湾地区延长组长2油藏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目的 | 第7页 |
·研究内容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10-15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0-11页 |
·研究区构造背景 | 第11页 |
·研究区沉积背景 | 第1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5-27页 |
·地层划分对比原则 | 第15页 |
·地层划分主要标志层 | 第15-18页 |
·长2油层组划分结果 | 第18-20页 |
·长2油层组地质特征 | 第20-24页 |
·长2油层组构造特征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相特征 | 第27-36页 |
·沉积相划分标志 | 第27-33页 |
·研究区主要沉积相类型 | 第33-34页 |
·沉积相展布规律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 第36-50页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36-38页 |
·储层渗流特征 | 第38-41页 |
·孔隙结构特征 | 第41-44页 |
·储层敏感性分析 | 第44-46页 |
·储层流体性质 | 第46-47页 |
·储层分类及评价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油气成藏规律及有利区评价 | 第50-58页 |
·长2油藏形成规律研究 | 第50-56页 |
·长2油层有利区评价 | 第56-57页 |
·长2油层有利区部署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附图 | 第6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