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终身学习”思想的提出 | 第10页 |
| ·传统语文课堂的弊端严重 | 第10-11页 |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 第11页 |
| ·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自主学习的内涵 | 第15页 |
|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所涵盖的内容 | 第15-16页 |
| ·拉萨市高中生汉语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分析 | 第16页 |
| ·拉萨市高中生汉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如何培养、提高拉萨市高中生汉语自主学习能力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32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 ·自主学习 | 第17-19页 |
| ·自主学习能力 | 第19-20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0-26页 |
| ·国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 第20-23页 |
| ·国内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第23-26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6-29页 |
| ·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 第26-28页 |
| ·国内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第28-29页 |
|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 第29-30页 |
| ·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 第30-32页 |
|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30页 |
| ·遵循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思想 | 第30-31页 |
|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第31页 |
| ·信息加工理论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拉萨市高中生汉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32-60页 |
| ·研究工具 | 第32页 |
| ·样本选择 | 第32-35页 |
|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 ·高中生汉语学习现状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35-48页 |
| ·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8-55页 |
| ·拉萨市高中生汉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5-60页 |
| 第四章 培养及提高拉萨市高中生汉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 第60-68页 |
|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 | 第61-63页 |
| ·提高学生汉语学习兴趣 | 第61-62页 |
| ·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魅力 | 第62-63页 |
| ·提高语文学科位 | 第63-64页 |
| ·给学生传授自主学习策略 | 第64-65页 |
| ·多读书、读好书 | 第64页 |
|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第64-65页 |
| ·建立班级互助“1+1”小组 | 第65页 |
| ·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 第65页 |
| ·指导学生监控自主学习过程,评价自主学习结果 | 第65-67页 |
| ·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 第67页 |
| ·学校从宏观角度采取措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 第67页 |
| ·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总体讨论 | 第68-70页 |
| ·讨论总结 | 第68-69页 |
| ·研究中的不足 | 第69页 |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附录 1 | 第72-75页 |
| 附录 2 | 第75-77页 |
| 附录 3 | 第77-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