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31页 |
·生防菌的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芽孢杆菌的概况 | 第11-12页 |
·国外生防芽孢杆菌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生防芽孢杆菌的现状 | 第13-16页 |
·芽孢杆菌生防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生防菌不同剂型的研究进展 | 第22-30页 |
·生物农药的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生物农药剂型的研究 | 第23-30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30-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43页 |
·材料 | 第31-33页 |
·供试细菌和真菌 | 第31页 |
·供试植物材料 | 第31-32页 |
·培养基 | 第32-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43页 |
·A178、HAB-5、HAB-1种子液的制备 | 第33页 |
·装液量对A178抑菌能力的影响 | 第33页 |
·生防菌A178的生长曲线及最佳摇菌时间 | 第33页 |
·最适接菌量的选择 | 第33-34页 |
·A178的抗菌谱 | 第34页 |
·A178对芒果炭疽抑菌作用的显微观察 | 第34页 |
·A178对芒果炭疽菌的拮抗效果的表型观察 | 第34页 |
·A178处理芒果叶片后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34-35页 |
·A178处理芒果叶片后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 | 第35页 |
·过氧化氢的原位检测 | 第35-36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6页 |
·芒果叶片RNA的提取 | 第36-38页 |
·cDNA的获得 | 第38页 |
·目的基因的PCR验证 | 第38-39页 |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切胶 | 第39页 |
·胶悬剂和微胶囊的制备 | 第39-40页 |
·胶悬剂和微胶囊的指标 | 第40页 |
·拮抗作用 | 第40页 |
·HAB-5的微胶囊剂型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 | 第40-41页 |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A178的影响 | 第41页 |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5的影响 | 第41页 |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1生长的影响 | 第41-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74页 |
·装液量 | 第43-44页 |
·Al78的生长情况 | 第44-45页 |
·最佳培养时间 | 第45-46页 |
·接种量 | 第46-48页 |
·Al78的广谱性 | 第48-51页 |
·Al78对芒果炭疽抑菌作用的显微观察 | 第51页 |
·Al78对芒果炭疽菌拮抗效果的叶片表型 | 第51-53页 |
·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 O_2-)的测定 | 第53-54页 |
·H_2O_2含量的测定 | 第54-55页 |
·过氧化氢的原位检测 | 第55-57页 |
·接菌的芒果叶片RNA | 第57页 |
·芒果叶片基因表达情况 | 第57-59页 |
·制备好的胶悬剂和微胶囊,及其指标的测定结果 | 第59-61页 |
·生防细菌胶悬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 | 第61-62页 |
·生防细菌微胶囊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 | 第62-64页 |
·HAB-5的微胶囊剂型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 | 第64-66页 |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A178抑菌能力的影响 | 第66-68页 |
·胶悬剂各成分对A178抑菌能力的影响 | 第66-67页 |
·微胶囊各成分对A178的抑菌能力的影响 | 第67-68页 |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5抑菌能力的影响 | 第68-71页 |
·胶悬剂各成分对HAB-5抑菌能力的影响 | 第68-70页 |
·微胶囊各成分对HAB-5抑菌能力的影响 | 第70-71页 |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1抑菌能力的影响 | 第71-74页 |
4. 讨论 | 第74-79页 |
5 结论 | 第79-80页 |
创新点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者待发表的文章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