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芍肠宁颗粒药学研究
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1 立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 处方来源与方解 | 第10-11页 |
3 处方中药物概况 | 第11-13页 |
4 处方前景分析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柴芍肠宁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 第14-3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14页 |
·仪器 | 第14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4页 |
·动物 | 第14页 |
2 处方及工艺分析 | 第14-15页 |
·处方的确立 | 第14-15页 |
·提取工艺选择 | 第15页 |
·剂型选择 | 第15页 |
3 乌梅单煎与合煎考察 | 第15-19页 |
·含量测定 | 第15-16页 |
·色谱条件 | 第15-16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16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16页 |
·测定法 | 第16页 |
·药理指标测定 | 第16-17页 |
·供试品制备 | 第16-17页 |
·动物分组 | 第17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17页 |
·出膏率测定 | 第17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19页 |
·分煎组、合煎组对柴芍肠宁颗粒中芍药苷含量影响 | 第18页 |
·分煎组、合煎组对柴芍肠宁颗粒出膏率影响 | 第18页 |
·分煎组、合煎组对小鼠肠推进影响 | 第18页 |
·分煎组、合煎组对小鼠腹泻影响 | 第18-19页 |
4 浸泡时间以及吸水率考察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0页 |
5 提取工艺考察 | 第20-26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供试品制备 | 第21页 |
·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出膏率测定 | 第22页 |
·药理指标测定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验证性试验 | 第25-26页 |
6 浓缩、干燥工艺考察 | 第26-28页 |
·浓缩工艺研究 | 第26页 |
·干燥工艺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试验结果 | 第27页 |
·干燥工艺验证 | 第27-28页 |
7 试剂成型工艺考察 | 第28-31页 |
·试验方法 | 第28页 |
·颗粒成型率的测定 | 第28页 |
·吸湿性的测定 | 第28页 |
·溶化性的测定 | 第28页 |
·辅料的选择 | 第28-29页 |
·辅料用量润湿剂浓度用量筛选 | 第29-31页 |
·试验方法 | 第29页 |
·试验结果 | 第29-30页 |
·验证性试验 | 第30-31页 |
8 矫味剂的考察 | 第31-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9 颗粒相对临界湿度(CRH)考察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2页 |
·试验结果 | 第32-33页 |
10 流动性考察 | 第33-34页 |
11 制剂处方和工艺确立 | 第34-36页 |
·制剂处方 | 第34页 |
·制法 | 第34-35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35-36页 |
12 中试研究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第二章 柴芍肠宁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第37-70页 |
1 原料药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37页 |
2 柴芍肠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37-66页 |
·名称 | 第37页 |
·处方 | 第37页 |
·制法 | 第37页 |
·性状 | 第37-38页 |
·鉴别 | 第38-45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38页 |
·白术TLC鉴别 | 第38-39页 |
·防风TLC鉴别 | 第39-41页 |
·陈皮、枳实TLC鉴别 | 第41-42页 |
·乌梅TLC鉴别 | 第42-44页 |
·甘草TLC鉴别 | 第44-45页 |
·颗粒检查项目研究 | 第45-47页 |
·重金属 | 第45-46页 |
·砷盐 | 第46页 |
·粒度 | 第46页 |
·水分 | 第46页 |
·溶化性 | 第46-47页 |
·装量差异 | 第47页 |
·柴芍肠宁颗粒含量测定 | 第47-66页 |
·芍药苷含量测定 | 第47-52页 |
·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 第52-58页 |
·耐用性 | 第58-66页 |
附:柴芍肠宁颗粒质量标准 | 第66-70页 |
第三章 柴芍肠宁颗粒剂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70-75页 |
1 仪器、试药及包装规格 | 第70-71页 |
2 试验方法 | 第7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1-75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8页 |
1 文献资料综述 | 第75页 |
2 剂型的选择 | 第75页 |
3 提取工艺研究 | 第75页 |
4 浓缩干燥工艺研究 | 第75-76页 |
5 成型工艺研究 | 第76页 |
6 质量标准研究 | 第76页 |
7 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76-77页 |
8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一 | 第81-86页 |
附录二 综述 | 第86-90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附录三 致谢 | 第90-91页 |
附录四 个人简历 | 第91页 |